1,中醫足浴養生
1、冠心病、丹參、黃芪、紅花、桃仁、三七、葛根各30g,水煎服後,取湯劑沖澡20分鐘,每日1-2次。
2.高血壓杜仲、天麻各30克,夏枯草、車前草、鉤藤、牛膝各20克。水煎服後,取湯劑,沐浴20分鐘,每日1-2次。
3、寒川芎、紫蘇、艾葉、蔥白、生姜各20克,水煎服後,取煎液沐浴30分鐘,1次壹夜。
4.眩暈天麻、夏枯草各30克,鉤藤、菊花各20克,桑葉10克。水煎服後,取湯劑,沐浴10-15分鐘,每日1-2次。
5.失眠當歸、川芎、首烏藤、酸棗仁各20g,遠誌、石菖蒲各65438±00g。水煎服後,取湯劑,每晚洗澡30分鐘,1次。
6.關節炎:劉寄奴、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獨活、草烏、艾葉各20克,牛膝、木瓜各65438±05克,花椒、桂枝各65438±00克。水煎服後,取湯劑,沐浴30分鐘,每日1-2次。
2、不適合中醫足浴人群
1,孕期和經期的女性。
2.患有各種嚴重出血性疾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等內臟出血。
3.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的患者,如腎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壞死等。
4.患有某些急性傳染病、急性中毒和外科急癥的病人,如外傷、骨折、燒傷、穿孔和大出血。
5.處於大怒、大悲、大喜、精神緊張或身體疲勞的人。
6、足部外傷、水泡、疥瘡、炎癥、化膿、潰瘍、水腫及嚴重靜脈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