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豐天寶有獨特的傳統名酒,色澤淺黃,底部清澈,清香爽口,後勁十足。號稱“三碗下肚”。最好定在農歷八九月。羅酒的起源據說來自鑼聲,即“嘭”的壹聲。諧音“響”,所以又叫“貢~”天寶羅酒以松溪產為佳。宜豐天寶鎮只有少數70歲以上的老人能掌握羅酒的釀造技術。幸運的是,宜豐天寶羅酒已入選宜春市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作為宜豐縣代表性的傳統民間美食,正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橘子片和青豆
民間自制小吃。橘片是用小柚子切片,銅煮,漂白,拌冰糖。它們脆甜可口,能止咳、清涼、解毒。四季豆是加入天寶四季豆,用炭火烘幹,特別爽口,有回味。古時候宜豐綠豆比天寶好。因為這兩種零食不能量產,所以對於客人來說還是珍貴的零食。
冬筍和福建筍
天保是林區,農村自古盛產冬筍。歷年來產量均超過百萬公斤,主要銷往江浙壹帶。天寶筍具有透明、不變質、不變味、耐儲存的特點。它已經有將近400年的歷史了。它最初是由客家人從福建遷到天寶時引進的。如今以茅坪、黃沙、新會、新聯為主產區,年產量65438+萬斤。
蘑菇
天寶菇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宴席中的極品。蘑菇在中國大部分鄉村都有生產,包括花菇和平菇。它們最初是用有近400年歷史的老方法生產的,但產量低。80年代後開始使用袋裝蘑菇,產量大幅提升,年產量4萬斤。
黃連麻餅
天寶傳統米糊和黃蓮麻絲是用當地特產黃蓮糯米和黃蓮樹上的灰做成的。其米粒粗而短,粘度介於糯米和梗米之間。黃蓮芝麻醬具有軟而不粘、香味好、色澤好、適合煎服、飽腹感強的特點。先將糯米碾白,洗凈,浸泡壹天壹夜,過濾蒸熟,倒入竹板中,用適量堿水調勻。大米變成金棕色後,用蒸鍋第二次蒸,然後倒入石臼中。用竹(木)桿敲打,直到看不到米粒。表面光滑後,取出搓條,切成8英寸長,1.5英寸寬。食用時切成塊,放入鮮湯中煮,加入蒜、辣椒、醬油、味精等調料,或水煮、油煎後拌糖或加鹽。
蘑菇肉松
天寶是壹道名菜。已經傳了200多年了。具有色澤金黃、質地酥脆、爽滑適口、吃而不膩、入口即化、香味濃郁、四季皆宜的特點。豬胸脯肉500克,雞蛋2個,蕨粉或優質土豆粉75克,香菇20克(沒有香菇的叫松肉,海參叫松肉),鹽、醬油、味精、姜、蔥為原輔料。將肉切成9 ~ 12 cm寬的條,用鹽和醬油腌制15分鐘左右,再拌入雞蛋和羊齒(土豆)粉,然後逐壹放入七成熱的油鍋,煎成金黃色,再切成2.5 cm的塊。燉蘑菇,洗凈,油炸。將松肉放入扁碗中,壓緊,不留縫隙,酌情加入調料,入蒸鍋蒸2小時,扣入盤中,撒上姜蔥。
巴紮
巴紮,也叫炒巴紮,是天寶的傳統菜肴。具有湯色油潤、質地醇厚、口感清爽可口、味道鮮濃的特點。用精豬肉100g,豬肝、豬腰、五花肉、豬心各50g,豬腦花1對,雞蛋1個,冬筍50g,香菇15g,蒜、姜、蔥、鹽、料酒、醬油、味精、鮮食。先做壹個“野雞卷”,就是把肉剁碎,加少許鹽,腌壹會兒,鋪上豬網油,把料放上去,卷成直徑2厘米的圓條,粘上濕土豆粉,再切成4厘米長的1塊。然後放在鍋裏炸,到金黃色的時候撈起。將豬腦花、面粉25克、雞蛋混合,放入鍋中煎熟,放入碗中“野雞卷”,加湯、鹽、味精,蒸半小時,倒入大盤中。炒豬肝、豬腰、豬心、五花肉、香菇、冬筍等。用煮熟的豬油,加入料酒、醬油和鮮湯,倒入“野雞卷”和腦花塊底部的盤中,撒上姜蔥。
獅子頭肉丸
天寶是壹道著名的傳統菜肴,已經流行了100多年。具有色澤雪白,肉質鮮嫩,清香醇和的特點,四季皆宜。原輔料為豬裏脊肉500克,細糯米400克,香菇10克,菱角50克,雞蛋1個,土豆粉25克,鹽、味精、姜。將肉剁碎,加入雞蛋、土豆粉、鹽、味精、姜拌勻。將去皮的荸薺和香菇切碎,將糯米放入沸水中煮至半熟,撈起,用冷水洗凈,用其中壹半與肉、荸薺和香菇做成25g丸子,另壹半放入盤中,將糯米粘在丸子上,放入蒸籠中用大火蒸熟。
五香雞
天寶是壹道傳統名菜,具有色澤灰黃、肉脆爛、香味美、造型美等特點。選擇1周年慶雞,重約1000g,幹大頭菜50g,料酒25g,醬油15g,鮮湯200g,姜10g,蔥1,八角1,味精少許為原輔料,將清洗幹凈的雞宰殺。大頭菜切碎,姜拍松,洋蔥紮緊。將雞放入扁碗中,加入大頭菜、雞頭、雞腳、雞翅、雞尾、八角、姜、蔥結,將好的湯放入另壹碗中,加入料酒、醬油、味精,攪拌均勻,倒入雞碗中,入籠蒸1小時,挑出雞頭、雞腳、雞翅、雞尾、姜、八角,翻面。
腐爛的蝦
天寶是傳統名菜,流傳甚廣,具有制作精美、醇香多味、爽滑爽口、易於消化的特點。用途:瘦肉50克,蝦皮5克,雞蛋1個,生粉50克,香菇5克,豬油5克,以適量的鹽、糖、酸醋、辣椒粉、味精、姜、蔥為原輔料。將瘦豬肉、香菇、冬筍切丁,放入蝦仁,先放入鮮湯中煮開,然後倒入炒雞蛋和醬油,再將生粉、味精、鹽用冷水混合後倒入鍋中,煮成糊狀,最後撒上姜末。
米豆腐
天寶傳統米粉具有制作簡單、嫩滑爽口、醇香不膩、不消化的特點,四季皆宜。以大米、石灰水、豬油、味精、生姜、辣椒粉為原輔料。將大米洗凈、過濾,加入適量沈澱石灰水,浸泡3-4小時,磨成米漿,倒入鍋中,升火攪拌,煮熟後放入盆中,冷卻,凝固後切成大方塊,用清水浸泡。食用時,將米豆腐切成蠶豆大小的小方片,放入鍋中,燒開,撈起放入湯碗中,再加入熟豬油、辣椒粉、姜蔥等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