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中醫治病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確實如此。如果把附子、細辛、半夏、吳茱萸加工到完全沒有毒性,就失去了自身的溫性,在臨床上如何達到治療效果?
但附子有毒,針對虛寒體質的人。用50克甚至上百克都沒問題,但是效果出奇的好。對於實熱體質的人來說,三克五克都可能中毒,那麽我們說什麽是中藥毒性呢?辯證不準,使用不當就是毒藥。
無毒的中藥也是如此。比如人參、鹿茸都是無毒的名貴產品,但對實熱患者也會有毒。車前子是地上的雜草,如果用得巧妙,也能幫助下焦有熱的人。所以,藥物本身沒有好壞,只是有人善加利用而已!
壹般來說,藥物是在辯證的基礎上使用的。對癥的藥是最好的藥,治療是秘方...曾經的“火神教”流行過壹段時間,被很多人追隨。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用附子、細辛、半夏、吳茱萸的產品?經過我的觀察和實驗經驗,發現這些藥物具有壯陽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普通人會覺得精力充沛,比平時強壯,吃飯有胃口,性交多了,甚至眼睛會看起來明亮。妳以為效果真的這麽快嗎?平時不註意保健(平時養著),吃壹兩個藥就能把失去的補回來,精神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中必有玄機。
病人不懂藥,以為是好藥,醫生聽到表揚就沾沾自喜。看到病人送的禮物和錦旗,他覺得自己水平很高。如果他有效需要,就繼續吃,再開20個!甚至把附子加到30g以上。
但是,過了壹會兒,問題就出來了,患者會時不時的反映自己流鼻血。早上牙齦出血,喉嚨幹痛,脾氣急躁,睡眠不踏實,雖有性欲,但持續時間不長,大便次數頻繁(清熱解毒)。然後醫生意識到可能是烏頭用多了,不能這樣開,其實是好事。我怕有的人身體沒反應,腎精已經消耗完了,潛熱不斷隱藏。到了春天,它們可能會適時出來搗亂,會出現高燒、昏厥等嚴重表現。春季白血病會增多,與腎精的潛熱和生髓作用密切相關,影響血液的造血功能。
當然,這都是針對體內有熱或者體質平和的人。我們前面說過,如果證候屬於陽虛,他們就會容易怕冷(內冷時間長了),舌淡水淡,出現便溏、尿長、吐吐清等問題,這時就可以大膽使用了。
如果不是,溫熱幹燥的產品確實對人有害。我經常把它們和吸毒相提並論,兩者都是提高人的生理機能的權宜之計。其實兩者都是飲鴆止渴的方法。人們通常會過度消耗,比如思考、壓力、熬夜、上網、飲食不當、浮火等...其實都是傷肝腎之陰,所以在臨床上,不孕不育的患者會因為月經不足而增多。另壹方面,我們也強調,只有補充人體自身的物質,陽氣才能自我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