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註。體育鍛煉作為增進身體健康的有效手段,也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了良好的調節和促進作用。本文闡述了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適合老年人的運動處方,旨在指導老年人更加合理地進行體育鍛煉,促進身心協調發展。
體育鍛煉;老年人;心理健康;運動處方
壹,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性
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和預期壽命的延長,自21世紀初以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齡化規模巨大,人口老齡化發展越來越嚴重。需要護理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數量急劇增加,這也是中國目前面臨的壹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註。生理機能日益老化退化。軀體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同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是影響其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壹。因此,關註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成為社會各界需要提上日程的事情之壹。
在現代社會,老年人對自己的心理健康不是很有意識。研究發現,老年期常見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不能適應退休後無所事事的狀態,認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對自己的評價過低。(2)自卑:由於老年人退休後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的降低,容易因為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和重視而產生深深的失落感和自卑感;(3)晚間心理。由於喪偶、子女離家打工、年老或疾病等原因,對生活失去興趣,對未來失去信心,對生活前景感到悲觀失望;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壹種消極消極的灰色心理。(4)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對外界有反感和偏見,所以把自己封閉起來,很少與人接觸。同時,他們也感到孤獨無助,變得害怕外面的世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直接關系到老年人晚年的健康和幸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對他們的生活非常重要,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它。
二,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
體育鍛煉作為壹種增進健康的有效手段,已被廣泛接受為壹種積極的生活方式。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改善和醫療保健的發展,人類的壽命逐漸延長。體育鍛煉的心理健康功能表現在長期心理效益和短期心理效益兩個方面[1]:長期心理效益是指長期系統地參加體育活動對個體某些穩定的心理特征的影響,即減少抑郁、改善認知功能、建立心理自我概念的效果;短期心理效益是指單壹身體活動在短時間內對個體心理狀態的不穩定影響,即改善情緒狀態、降低焦慮水平、減輕壓力和緊張。
研究表明[2],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隨著鍛煉年限的增加,可以有效緩解情緒;不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比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有更嚴重的心理焦慮和抑郁。另有研究表明[3],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能夠很快適應社會角色的轉變,不會因為退休而變得孤獨和焦慮,同時增強自信心,快速更新價值觀。
老年人定期參加體育鍛煉和體育鍛煉的時間越長,就越能有效地保持體能和心理健康,也就越能有效地延緩人體機能的衰退。體育鍛煉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1.體育鍛煉可以調整老年人的心態,穩定情緒。體育鍛煉可以補償情感上的孤獨感和自卑感,提高人們對生活的享受,擺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緊張不安的精神狀態,達到心理上的滿足。不同的運動方式對老年人的心理情緒也有不同的影響,緩慢而拉伸的體育鍛煉能更有效地緩解老年人的心理焦慮和抑郁。
2.體育鍛煉可以增進老年人的人際關系,增加交流。老年人普遍的心理特點是害怕單調的生活和孤獨的生活,需要正常的人際交往。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加人際交往,擴大社交圈,很大程度上滿足心理需求。另外,老人可以壹起聊很多關於老人的話題,這在壹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緩解心理壓力的作用。老年人在這樣的集體活動中感到舒適,生活充實。
3.體育鍛煉可以預防和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等精神疾病。研究表明[4],參加體育鍛煉的健康人可以預防精神疾病,鍛煉也可以作為輕中度情緒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療手段。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減輕正常人的抑郁,還可以減輕精神病人的抑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老人,可以在運動中尋求最佳心態,在各種運動中感受到舒適感,充分享受運動的饋贈,陶冶情操,開闊心胸,形成豁達、樂觀、開朗的良好心態。
三、適合老年人體育鍛煉的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不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還可以避免運動中的意外。
l、老年人運動處方。鍛煉的種類可以選擇賞心悅目、愉快有趣的運動。有氧運動或有節奏的腹部運動。可以選擇散步、太極拳、太極劍、氣功、秧歌、健美操、交誼舞、上下樓梯、釣魚等運動。這種運動要求運動負荷低,滿意度高,能更好地整合老年人的意識和註意力,改善心情。2.運動強度直接影響運動效果和運動安全,心率是制定運動處方強度的可靠標準。老年人由於體質較弱,體力和精力都比中青年差,所以嚴格控制運動強度尤為重要。老年人的運動強度應該是其最大心率的60%-90%,因為這個運動強度可以使他們達到更大的心理效果。3.運動時間壹般取決於強度,運動時間超過5分鐘是有效的運動範圍。每次鍛煉至少20-30分鐘,60-90分鐘的鍛煉也會產生理想的心理狀態,但是長時間的鍛煉不會產生好的心理效果。老年人只有養成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才能獲得預期的心理效果。4、運動頻率是每天或每周運動的次數,壹般壹天壹次或隔天壹次,視運動量的大小和主觀感覺而定,老年人可選擇有氧運動,采用重復的方法,每周3-5次,最好每天壹次[5]。
四。結論和建議
照顧老人,壹方面需要培養老人廣泛的興趣愛好,廣交朋友,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克服孤獨感;另壹方面,給予老年人情感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安慰,對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老年人體育活動要因地制宜開展。社區可以開展強制性的健康講座,印制健康手冊,讓老年人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和方式,達到科學鍛煉的目的。
(2)政府應提高對老年人的服務意識,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加大社會支持力度,在社會發展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中增加滿足老年人體育鍛煉需求的內容。要大力支持老年人體育組織開展各種活動,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
(3)全社會也要加大宣傳力度,進壹步增強人們尊老愛老的意識,普及老年人身心健康知識。老年人體育活動的組織者要多組織集體體育活動,在老年人自由組合的基礎上組織老年人體育活動,及時解決人際糾紛,營造良好人際氛圍的寬松環境。
參考
薛鑫高亮。老年人參加健身氣功鍛煉的心理效應研究[J].Xi體育學院學報,2013 (4): 466-471。
[2]宋湘川,周亞飛。論體育鍛煉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J].貴州體育科技,2005 (1): 53-54。
點擊下壹頁了解詳情> & gt& gt論體育鍛煉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