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天,開車到天臺,不到兩個小時,三線風景真好;到了天臺之後,為了更接近小國寺,就住在天臺賓館。
第二天,我開始接觸北緯30度的神奇之路。
這條路的存在註定不平凡,它的位置位於地球上最神秘的北緯附近。
近1800年前,高宣來此探仙山,沿盤山公路登上華頂山歸雲洞種古茶。
1600年前,山水詩鼻祖謝靈運遊歷天臺山,將華鼎古茶帶到杭州西湖下天竺,於是就有了今天名揚天下的龍井茶。
65,438+0,400年前,中國佛教第壹案——天臺宗創始人,智者大師,踏上天臺山這片神奇瑰麗的土地,在頭陀度過十年,驗證菩提道,最後在華頂山拜佛臺,終於圓滿悟道;
900年前,道教南宗始祖張伯端開始了修真之路,變外丹修煉為內丹修煉;
399年前,遊徐升俠客第壹次進入天臺山。他當年徒步走的路線和這次攀巖比賽的道路基本壹致。
所以,這是壹條文化之路,壹條養眼之路,壹條健康之路。是中國山地車禮佛問霞客路!
24公裏是妳測量地球的距離。
798米是妳爬到頂端的高度。
這天臺山獻給妳,有六處美景是我們引以為傲的!
第壹站:國會寺,皇家寺廟,呼吸新鮮空氣。準備出發。
公元598年,晉代國王楊光成希望建造國會寺。1733年,雍正十壹年,國會寺由馮異重修,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主體建築。65438年至0973年,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國家撥款30萬元,從北京調運了90多件國寶,其中有6 8米高的釋迦牟尼銅像和元代楠木雕刻的十八羅漢。Kokuseiji有幾個神奇的細節:
第壹,廟門朝東開,這在中國的寺廟中並不多見。無論是“風水論”還是“江南園林論”,光是皇家廟宇和民間建築交融在壹起,就令人耳目壹新;
二、太子、守護神、道士?周靈王王子王翹被供奉在國會寺的加拉蒂亞神廟裏,這裏完美地體現了佛教和道教的和諧。
3.作為和諧文化的發源地,三賢堂記錄了壹個神奇而美麗的故事。騎虎難下的富貴無意中變成了寒山寺的寒山子,三仙殿的建築風格是南朝江南的民間小院。
4.公元602年栽種的古美,見證了國庫寺的滄桑與變遷,但在文革中瀕臨雕零,直到1973年春天,郁郁蔥蔥的枝葉開始繁茂,恰好是國務院和外交部聯合發文撥款30萬元重建國庫寺的那壹年。
五、天臺山寺四大獨特的“國松、高明中、塔頭風、萬年柱”是首席松樹欣賞地,松鼠很多,而樹齡200至300年的松樹比比皆是。
第二站:佛道共存的赤城山。
從遠處看,地球是紅色的,形狀像壹座城堡。每當晨光普照,滿山紫紅,霞光籠罩,故名“赤城棲霞”。有道教第六洞玉井洞,出大門往東是濟公的原型姬叔巖。濟公讀書處五嶽樓往下走,是壹座奇妙的建築——濟公西院,裏面有兩處山泉:嬉笑濟公、龍池、毛峰。再往東是濟公殿(濟公東院),裏面有濟公最逼真的雕像和各種雕塑。下百步,右轉就到了紫雲洞,浙東南有名的尼姑庵。
第三站:瓊臺歸來不看谷——瓊臺仙女谷。
從赤城山下的海坑停車場出發後,我們會騎行500米左右的緩坡,之後是200米的陡坡。騎行三公裏左右,就能看到左邊遠處的瓊臺仙女谷景區。兩邊山壁相對,山勢高聳險峻,奇峰林立,怪石交錯。騎行至此,令人神往,山水自然飄逸的境界,能讓人放松不少。
第四站:桐柏宮,道教南祖祠堂。
接下來經過壹個2公裏左右的緩坡,500米高,很難爬到山洞。到桐柏上水庫約1.5km(此處全程約7.3km)。此時,前面就是道教的南宗祠——桐柏宮。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道教南宗紫陽派創始人張紫陽曾在此修煉煉丹。長流南流,泉眼滿水,壹瀑百尺流下,看雪飛聽風。騎到這裏,感覺清新明朗,仿佛上了神仙課,爬累了。
第五站:世界第壹奇觀——石梁瀑布。
桐柏上到水庫後,是壹個連續的緩坡。緩坡過後,迎來了難度最高的長陡坡(估計2公裏多)。平路和小下坡2公裏左右,基本都是起伏路。最後壹個小上坡有300多米長。有壹個岔路口,軌道向右,通往左邊的景點是石梁瀑布。石梁是浙東“唐詩之路”的精華,唐詩之路的終點,五百羅漢的道場。群山綠谷間,壹石穿天,瀑布奔流而下,“日夜打雷”。瀑布白如霜雪,雷霆萬鈞,雲湧樹振。它迷倒了歷代文人騷客,留下了無數瑰麗的詩篇,被譽為“天下第壹奇”。瀑布如壹堆雪珠,壹年四季連綿不絕,為妳搖旗吶喊,大有作為。離石梁瀑布不遠,有壹個青銅色的壺狀瀑布。瀑布落入壺中,回旋旋轉,從形似壺嘴的巖石縫隙中噴出,註入萬丈深淵,形成壹池碧綠的水,故名“銅壺滴水”。風景獨特迷人。
第六站:天臺山山脈最高峰華頂森林公園。
大興坑嶺頭上去後有壹條石板路,***5段,中間兩條石板路下坡危險。請各位車友註意!到達雙溪嶺頭之前也是壹段坎坷的路。雙溪嶺頭上去後,是壹個平緩的上坡。高手們可以從這裏開始沖刺,慢慢爬上山1 km到華頂山前的售票亭。最後,最難騎行的是1.5 km,約800米,是石板路上的坡。爬完這個坡就到了終點——華鼎國家森林公園,這裏以雲錦杜鵑聞名,古稱“汨羅”。占地100多畝,每棵樹都開花結果,因此又被稱為“千花杜鵑”。小滿之後,漫山的杜鵑花盛開,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每當雲來時,峰頂如島,人走在其中,若隱若現,風景如無。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積極的人文保護,俯瞰山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壹幅瞬息萬變的奇妙景象。花在雲中開,霧在花間飄,雲和花海相映成趣。確實是壹段時間壹個場景,壹點相似性都沒有。登上桂雲閣,天氣晴好時,可以在天臺上眺望八仙山,領略七十二蓮花峰“花心之巔”的浩瀚與靈氣。桂雲閣下面是桂雲洞,保存著18叢三國時期遺留下來的古茶。在桂雲閣,還可以遠眺華鼎殿,華鼎殿建於936年,重建於1928。講經堂前有許多非常高大的古杉木樹,其中最大的壹棵高7.8米,周長4.8米。
這是壹條天道,也是壹條完美的賽道。整個賽道,鮮花綠植之美環繞,山河之聲不絕於耳。讓這場單車賽不再是汗流浹背的賽場,而是壹場身心的盛宴。
夕陽西下,我舍不得回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