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精致奶奶帶娃》引發深度思考:寶寶應該怎麽帶才能在“苦”中得到樂趣?

《精致奶奶帶娃》引發深度思考:寶寶應該怎麽帶才能在“苦”中得到樂趣?

文|文兒

前不久,壹個精致的老奶奶帶著寶寶的視頻火遍了網絡。原因是女兒下班回來,看到帶著寶寶的媽媽把腳泡在足浴桶裏,還在臉上敷面膜。同時,她也沒有耽誤用壹只胳膊抱著寶寶餵奶粉。不僅如此,這位奶奶平日裏照顧寶寶也有自己的壹套。壹張照片顯示,她可以壹手抱著寶寶餵奶,壹手吃瓜子,壹只腳拉著手機屏幕看視頻。最搶眼的是奶奶的右襪子上有個洞,是為了方便腳趾操作手機。這個奶奶不是很聰明嗎?

當然,奶奶也說了壹句“不能因為帶娃耽誤了自己的富裕生活”,壹邊笑壹邊啟發我。

作為壹個全職媽媽,我很清楚帶寶寶是什麽感覺,感覺完全脫離了自己。每兩個小時餵壹次,每次寶寶睡到壹半就要醒過來繼續餵。等寶寶大壹點,睡覺的時候還要做輔食。早餐經常在11吃,甚至壹天吃兩次。

最重要的是,妳身邊所有的雜事都是瑣碎的,沒有實現的,沒有喘息的空間。馬寶每天的空閑時間都是晚上孩子睡著後,那往往不知道幾點了...我甚至懷疑,很多馬寶的產後抑郁癥,除了照顧寶寶之外,還跟找不到自己有關。

所以,這次“精致奶奶帶娃”事件引起了我的深思:大家都應該學習這位奶奶的“投機取巧”方法。

(1)放下“努力做到100分”的心態,佛帶娃。

很多寶貝媽媽因為給自己定的標準太高,所以很努力的帶著寶寶。他們瞄準的目標是“媽媽100分”。孩子咳嗽,怕是感冒了。他壹哭就覺得天塌下來了。他要想盡辦法逗寶寶笑,精神壹直處於緊張狀態。如果妳能放下期望,接受60分的自己,妳會發現整個人都可以放松很多,輕松很多。

最明顯的例子是馬寶對第壹個孩子和第二個孩子的態度。當第壹個孩子出生時,馬寶感到精神上更加疲憊。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她的心態放松了,但她覺得養壹個寶寶沒有第壹個孩子那麽“難”。其實就是心態變化的原因。

(2)借助各種育兒神器,解放勞動力。

很多人想知道為什麽壹個人可以帶幾個寶寶出國。除了國外辣媽帶娃的方法,還用了很多育兒神器。這些可以大大節省體力,從而減少疲勞。

比如專門固定奶瓶的“餵奶神器”,可以緩解手臂疲勞,減少抱寶寶的辛苦,而輔食機和現成的包裝輔食,每天至少可以為家長節省壹個小時。

此外,他們還善用高科技工具來減少家務。烘幹壹體式洗衣機可以減少晾衣服的時間,掃地機器人可以大大解放腰部,洗碗機可以減少妳在廚房做家務的時間。......

這些神器就像是左膀右臂,可以幫助妳從繁雜的家務中解脫出來,安心的看書聽歌,找回自己。

(3)經常總結勞動的原因,巧妙“偷懶”

如果妳想更輕松地撫養孩子,就必須經常總結。今天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感覺腰直不起來。明天我可以坐著換,甚至蹲著換,讓我的老腰緩壹會兒。如果覺得每天都很匆忙,可以指定壹個時間表,第二天總結自己在什麽時間段做了什麽,然後尋找可以優化的項目。總是及時總結反思改進,效率總是會越來越高。

話題討論:妳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有什麽竅門嗎?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