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的農業活動
壹、春小麥和春玉米
耕作的關鍵:播種和防寒
春小麥正處於播種出苗階段(壹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春玉米將陸續播種。因此,所有種植春播作物的地區都應密切關註天氣,選擇陽光充足的天氣進行播種。同時,春季氣候多變,要謹防大風和強降溫天氣對春播小麥或玉米生長的危害。
二、春大豆
耕作的關鍵:大豆播種
3月是春大豆的最佳播種期。當日平均氣溫達到10攝氏度以上,就可以開始播種春大豆了。註意這個溫度節點。過早播種發芽慢,易感染病害,出苗不均勻;太晚播種會縮短生育期,降低產量。
第三,溫室蔬菜
種田的關鍵:病蟲害防治、生理性病害防治、溫室防風。
進入3月份以來,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逐漸上升,溫室大棚的環境條件也發生了變化,很容易導致許多生理問題和病蟲害。
比如:
1.晝夜溫差小,棚內夜間溫降小,容易出現“樹旺不結果”。
2.溫度上升很快,但地面溫度上升很慢,然後地上的莖葉生長很快,地下的根生長很慢,而且不均勻。容易出現營養不良,水果不安分,元素缺乏癥。
3.隨著氣溫的升高,病蟲害問題突出,如葉黴病、疫病、粉虱、蚜蟲、薊馬、美洲斑潛蠅、菜青蟲等。
因此,針對不同的問題,我們應及時采取合理的預防或防範措施:
(1)選擇晴天,提前使用保護性殺菌劑,如百菌清、甲基硫菌靈等,配合甲殼素、海藻酸葉面肥補充葉片營養,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細菌侵染。
(2)春季經常發生的根部病害,可以通過灌根來預防。為減少化學灌根對根系的刺激,可將小根等根系生根劑與灌根結合起來生根防病。
(3)害蟲防治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如用黃色誘捕器殺滅蚜蟲、粉虱、美洲斑潛蠅等害蟲,用藍色誘捕器殺滅薊馬,用性引誘劑或頻振殺蟲燈殺滅夜蛾和菜青蟲。
此外,需要註意的是:
陰雨天氣放晴後,不要急著吃藥。此時,與正常天氣相比,植物的葉子更薄、更黃、更嫩且纖維組織更弱。立即服藥容易引起藥害。建議通氣後0-2天服藥1。
第四,開放式蔬菜
耕作的關鍵:播種、育苗、栽植、及時澆水、防地下害蟲、防倒春寒。
本月播種蔬菜:南瓜、黃瓜、早熟毛豆、蕓豆、豇豆等春播蔬菜可分別在3月播種。
菠菜的播種將在三月底完成。薺菜和香菜可以繼續播種。分株繁殖的韭菜,後期可以種植。
春季雨水少,早春露地種植的蔬菜要及時澆水,保證作物生長所需的水分。
此外,春分節氣過後,隨著地面溫度的升高,許多地下害蟲開始逐漸加重危害,如螻蛄、金龜子、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需要加強防治工作。
五、果樹管理
耕作的關鍵:防介殼蟲,施催芽肥或微量元素肥,春季防寒。
最近主要是各種蟲害的高峰期:3-4月,這壹波蟲害馬上就進入了關鍵的防控期,果園的管理也以防蟲施肥為主。
此外,在此期間,大多數果樹正處於萌芽和開花階段。如果這壹階段出現明顯降溫天氣,將對後期果樹產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要做好發芽肥、開花前肥等施肥工作,提高作物抗逆性,防止倒春寒的發生。
壹般來說,春分期間很多地區的天氣都會發生變化。大家壹定要記得隨時註意,做好預防措施。
春分養生原則
1,早起早睡養肝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陳之生,天下生,萬物榮,夜臥早起,大步朝庭,被延,以使生,生而不殺,施而不取,賞而不罰,此為春之應,養生之道。與之相反,則傷肝……”。初春時節,大自然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個時候,人們應該早睡早起,早上去散步放松壹下。如果違反了,就會損傷肝臟,這是因為春生的基礎。所以,春天要通過放松身體,調節情緒來保持健康。
2.不要穿得太少。
“春天不穿衣服,秋天不戴帽子”。初春的氣溫還沒有變暖。所以,不要太早丟掉冬裝。棉襖穿了幾個月,身體的產熱散熱調節和冬天的環境溫度相對平衡。從冬天到初春,溫差大,過早穿太少。壹旦氣溫下降,就會難以適應,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容易引發各種呼吸道疾病。
3.少吃補品和鹽。
冬天很多人吃輔食。但我們應該註意春季後期進補的開始。壹年四季都有“春生、夏長、秋收、冬儲”的特點。生於自然,就要順應自然規律。冬季根據個人體質進補是符合冬季養生原則的。但在這個立春的季節,無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這個量都必須逐漸減少,才能逐漸適應春天的季節特點,如輕松、生發、順滑。同時,減少鹽的攝入也很重要,因為鹹味入腎,鹽吃多了容易傷腎氣,不利於維護楊琪。
4.防止舊病復發
春分時節是疾病多發的季節。例如: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死、精神病性肝炎、腦膜炎、麻疹、腮腺炎等。,所以這個時候壹定要及時註意自己的健康。
5.壹天梳壹百次頭發
春天和三月,每天早上梳頭壹兩百次。春天每天梳頭是最好的保健方法。因為春季是自然陽氣發源上升的季節,此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具有向上向外上升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擴張,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所以春天梳頭符合春天養生的這個特點,有行氣解郁、疏通氣血、達楊琪的功效。
春分上墳要註意的事項
1,清明後禁忌掃墓。農村習俗,從春分到清明節的順序是上墳的時間,但是清明節的順序之後是禁止上墳的,因為清明節過後,祖先的墓門會在清明節那天關上,後人送再多的東西也沒有用。
2.早上和黃昏後禁止上墳。在農村,人們關註它。清明上墳的最佳時間是日落前的下午上墳,因為這個時期陽氣旺盛,其他時間上墳對後代不好。早上和黃昏後禁止上墳。
3、忌諱墳墓有樹枝和雜草。農村有句俗話,清明時節添新墳,紙錢飄在後墳,草長無後墳。清明節要為祖墳添置新土,清除枝葉中的雜草,尤其是有樹枝的墳墓,必須是根部雕出的,否則樹根纏棺會給後代帶來疾病。
4、忌諱老鼠和螞蟻的墳墓。農村的習俗是在清明節加墳的時候要把被老鼠和螞蟻填滿的坑清理掉,把塌陷的地方修補好,否則會危及後代的家業根基。
5.加墳取土是大忌。在農村,清明節借墳取土有很多禁忌。禁止在太子方向取土,太子方向是指流年地支方向,不可在與流年碰撞的方向取土,不可在碑前、墓後取土,不可在西北方向取土,否則會對神和祖先造成不敬。
6、忌諱老、弱、重病、小孩上墳。在農村,挑剔的人、年老體弱的人、重病的人和年幼的孩子是禁止掃墓的,因為這部分人會患上殷琦,這是壹個禁忌。
7.孕婦和身體不舒服的婦女禁止上墳。農村清明禁止孕婦和放假的人上墳,因為孕婦要保養胎氣,不能去殷琦重的地方,放假的婦女也不宜參加祭奠活動。
8.避免空著肚子去墳墓。在農村,人們關註它。妳不能空著肚子去墳墓。妳必須吃壹頓好飯或喝粥才能去上墳。因為妳空腹虛弱,容易疲勞,墳墓中陰滿,會造成上半身受擾。
9、禁忌穿紅綠去陰間。清明節加墳是後人悼念的活動。禁止穿鮮艷的衣服上墳,禁止化濃妝,禁止佩戴金銀首飾,禁止嬉戲打鬧,禁止拍照。
10,忌諱參與別人的墳墓。農村習俗,清明不能參加別人的掃墓活動,因為先人給後人的財運不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糾紛,以免倒黴。
11,忌諱空手回家。按照農村的習俗,清明節加個墳不能空手回家。妳應該從墳墓裏拿壹把土,放在袋子裏,帶回妳的門口,以表明後代可以得到祖先的祝福和長壽。
12,忌諱回頭看。鄉下有精致的東西。清明節上墳後不要回頭看,以免引來先人的魂魄追隨,帶來世俗的煩惱。
13,禁忌走親訪友。農村有壓力。上墳後不要走親訪友,也不要順道拜訪,因為剛上墳,壹些陰氣必然隨之而來。如果順路,會給別人家帶來陰氣,引起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