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觀念的創新。中醫醫院要創新理念,充分認識中醫藥對促進醫院發展、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發揮中醫藥“博、大、精、深、簡、便、實用、廉”的優勢,廣泛開展“向西方學習”、“中醫大講堂”等活動,營造“學中醫、用中醫”的濃厚氛圍,提升醫務人員中醫藥服務能力。可以創新思維,借助西醫的壹些檢查,為中醫辨證論治提供依據,達到“西醫報國,中西醫並重”的目的,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二是服務創新。要創新服務,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的優勢,真正擴大為患者服務,為群眾服務,為全社會服務,切實發揮中醫藥的保健作用。要改變坐在醫院裏等病人的舊思維,走出醫院,走進社區,為群眾服務。可以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中醫人員定期上門進行保健指導。對於有保健需求的人群,還可以通過中醫講座、電話咨詢等方式開展中醫服務。這樣可以收到三個好處:第壹,樹立醫院的良好形象。二是密切醫患關系。三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三是文化創新。中醫藥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藥的基礎和靈魂。中醫院要創新文化建設,加大中醫藥文化建設力度,切實把教育成果轉化為促進醫務人員為患者服務的實際行動,使廣大醫務人員牢固樹立“大醫精誠、厚德博愛”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心全意投身中醫藥事業。
四是制度創新。要建立健全壹系列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完善中醫藥人才培養機制。建立激勵機制,鼓勵醫務人員努力學習,努力提高服務水平。要建立人才建設新模式,培養中西醫並重、西醫治標、中醫治病的中青年骨幹。要創新機制,為中醫藥人員深造和科研提供有力平臺,加大科研投入,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為醫務人員成才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