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立秋節氣養生六原則

立秋節氣養生六原則

立秋是24節氣中的13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達到135?這是秋天的開始。今年立秋的準確時間是2004年8月7日2065438+22:02:28,屬於?晚秋開始?。俗話說的好?初秋的早上很冷,晚上很熱。對此,氣象局專家表示,立秋時間的早晚與後期氣溫沒有必然聯系。隨著立秋節氣的到來,飲食和生活應該會和夏天有所不同。註意飲食,四季更替,生命才能更好的保存。

保健步驟

不要吃得太多

在秋天,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大多數人都傾向於吃得太多。攝入過多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堆積,使人發胖。秋季飲食,要註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建議吃壹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鴨肉、泥鰍、魚、瘦肉、海鮮等,有清熱解暑、補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少吃刺激性食物。

秋季應少吃刺激性強、辛辣、辛辣的食物,如尖椒等。此外,還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的積聚。凡是有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能,所以我們提倡吃壹些辛辣的食物,比如芹菜。

註意多吸收空氣維生素。

雷雨過後,空氣特別清新,人的心情特別好,因為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氧離子,稱為?空氣維生素?因為負氧離子可以快速中和空氣中的正焦煙。二手煙?、油煙和浮塵,減少肺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從而減少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讓人們在秋天也能擁有清新的空氣,不受PM2.5的傷害

不要吃太冷的東西

隨著秋季天氣由熱轉冷,人體的生理代謝發生變化,以適應這種變化。特別註意飲食不要太涼。生冷食物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和各種消化道疾病。其次,經過長時間的夏後旅行,人們的體力消耗非常高,尤其是壹些老年人,他們大多脾胃虛寒。所以在選擇食物時,不宜太寒,如西瓜、梨、黃瓜等,性寒,可能傷脾胃,少吃。

避免太幹的食物。

中醫保健常識認為,苦燥之品,易傷津液,耗氣。秋燥當令,肺精臟,易感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道疾病往往在秋季復發或加重。因此,秋季飲食應避免幹燥食物,如壹些油炸食品。

吃壹些清涼的食物來解暑。

壹般來說,喝點綠豆湯,吃點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好處的。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既能滿足人體的需要,又能補充通過排汗流失的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