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劉爽等《壹夏免病三分虛,立秋調理八忌》:“俗話說,壹夏免病三分虛。立秋壹到,雖然早晚氣候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所以人們很容易疲勞、虛弱和愚蠢。按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這個時候就要補。”
壹年有四站——立春、長夏、立秋、立冬,分別代表壹個季節的開始。在這四個流派中,立秋所代表的季節變化最容易被忽視。
初秋時天氣仍然很熱。很多人還是習慣按照夏天的生活方式生活,喝冷飲,吹空調,吃冰鎮西瓜。9、10月份天氣變冷,問題就出來了——有的人拉肚子,有的人咳嗽,有的人發胖,有的人渾身無力。這就是“夏天在秋天”的結果。立秋到了冬天壹定要補補,不容易感冒生病。三伏天要多喝黃芪粥補氣。立秋後進入三伏天的後半段,我們應該多喝水。黃芪與茯苓合用,可以增強健脾和胃、祛濕的功效,對於氣虛肥胖的人也有減肥的作用。
立秋進補,不能壹味。因為秋天雖然來了,但是漫長的夏天還在,濕熱更重。荷葉茶祛濕降血脂。這個月多喝點。也可以用黃芪煮粥。
立秋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壹個重要節氣,標誌著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
1.飲食調理:立秋時節,氣溫逐漸轉涼,人體陽氣開始匯聚。這時候要多吃些溫補的食物,比如雞肉、狗肉、桂魚等,補充身體的陽氣。同時也要多吃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
2.保護肺部:立秋時節,天氣幹燥,氣溫變化大,容易引發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因此,要註意保護肺部,避免感冒,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調房中,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適當增加室內濕度,保持良好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