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在外地工作,有些疏遠了我在上海的朋友。
講真,我從深圳到杭州到處流浪。回上海有些難受。
也可能是年紀大了,不善交際。
人到中年最大的緊迫感就是知道時間有限。
中午和很久沒聯系的朋友壹起吃飯。他們基本都40歲了。
除了談中年危機,我也談壹談如何養生。天啊,沒想到這麽快就到了這壹天。
2
我們在談論健康,每個人都很開心。各種中藥復方,各種小竅門。
結果,我說了壹些不恰當的話:
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人都會得癌癥。
結果,氣氛被破壞了,導致了非常尷尬的沈默。
三
我看了看周圍壹桌人,大部分年薪40w。妳買保險了嗎?我被噎住了。
t同學說妳們公司沒交社保。社保就夠了。應該買什麽商業保險?
唯壹能說明家裏有保險的,就是最有錢的L“家庭主婦”。
我心想,能白手起家的有錢人真的不壹樣。這個朋友不僅給家裏的頂梁柱買了保險,還想著買高級醫療保險。在所有的朋友中,只有她能準確的說,高級醫保是為了解決高級醫療資源的差異。
40歲的人往往會有壹點錯覺。感覺人生還是大概率在上坡。面對家裏壹個老人的死亡,比面對壹個完全沒見過面的人的死亡更直接。
當大家都在說醫保夠用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中年人往往成就小,自我小,自尊小。不想卷入爭論。
四
可納入醫保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遠遠不足以應對重疾和突發疾病。
壹旦得了大病,醫保的頂線是42萬-50萬。到時候疾病支出能不能完全覆蓋真的不好說。
除了醫療保險,基本商業保險還包括意外、醫療、重疾。
看病是解決醫療費用,大病是解決經濟來源。高級醫療是解決高端醫療資源。
較高水平的保險也可能有避稅和代際傳承的效果。
壹旦體檢發現身體有問題,去保險很有可能被拒保。所以年輕的時候,身體健康的時候早點出保險。價格會便宜很多。
最近總是遇到很多朋友說自己抑郁。有些人有躁郁癥的跡象。隨著抑郁癥的羞恥感和脫敏,很多人願意去專科醫院尋找治療方法。
但是,有壹個很大的問題是,壹旦在醫院記錄中診斷出抑郁癥。很大程度上,這個盆友以後是沒有辦法投保的。
具體來說,保險公司害怕抑郁癥會隨時導致自殺傾向。
2020年,真的不容易過。繼續活下去就更難了。
作為壹個負責任的中年人,我們不應該把無知當成餵飽自我的幹糧。要想活得好,就要從面對現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