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人體最適合的睡眠溫度是多少?

人體最適合的睡眠溫度是多少?

睡眠環境對人的睡眠質量影響很大。研究表明,宿舍的溫度、濕度和光線都會對睡眠產生影響。

壹般人睡覺時室內溫度在20℃-23℃。20℃以下,人會因為冷而蜷縮起來把被子裹緊,但23℃以上,就會覺得熱,不得不掀開被子。

如果冬天室內溫度過低,即使蓋著被子,也會感覺暴露在外的四肢和面部很冷,不知不覺就會形成蒙著頭睡覺的姿勢,對呼吸新鮮空氣非常不利。

此外,能否快速入睡也與床的溫度密切相關。據研究,床溫在32℃-34℃時,人最容易入睡。

床的溫度低,隨體溫發熱時間長,不僅消耗了人體的熱能,而且在人體表面受到壹段時間的冷刺激後,還會使大腦皮層興奮,從而推遲入睡的時間,或者造成深度睡眠。

床內相對濕度最好保持在50%-60%。被子不能漏風,不然會覺得很冷。最好的辦法是蓋壹床大點的被子。

另外,單層被子太薄不保暖,太厚不舒服。如果蓋上兩層薄棉被,溫暖舒適性最好。

睡覺時,人體要排出汗液和壹些異味。所以,被褥要經常晾曬。最好的辦法是在太陽下曬幹,並且要經常攤開通風。

擴展數據:

六點見面是好寢室?20℃是最佳睡眠溫度;

發現恒定的室溫對健康意義重大。北京中醫藥大學保健學教授張告訴記者,20℃左右的室溫是最舒適的。

這個溫度有利於身體散發多余的熱量。如果室溫超過25℃,人體就會開始從外界吸收熱量,感覺到熱。

如果室溫超過35℃,人體的汗腺就會啟動,身體通過出汗散發熱量,出現心跳加速、血液循環加快、頭暈、乏力等不適感覺。

反之,當溫度在8℃~18℃時,人體會輻射熱量;當室溫低於4℃時,妳會感到寒冷。同時,20℃也是最佳的睡眠溫度。

當室溫在24℃以上時,睡眠會變淺,睡眠中身體運動次數和醒轉次數(醒轉次數)會增多。睡眠溫度在18℃以下,不易進入深度睡眠。

北方已進入冬季供暖期,室內溫暖略幹。日本名古屋大學衛生環境醫學部的壹項研究發現,流感的頻繁發生與空氣濕度低密切相關。

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表示,當室內空氣濕度低於40%時,灰塵、細菌等容易附著在粘膜上,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容易誘發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但濕度太大對身體不好,人可能會感到惡心、食欲不振、煩躁、疲勞、頭暈等。新西蘭奧塔哥大學的壹項研究發現,生活在潮濕發黴的房間裏也會增加患哮喘、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風險。

在高濕度環境下,黴菌等也更容易滋生。宋廣生說,根據我國室內空氣標準,室內濕度夏季應為40%~80%,冬季應為30%~60%。

老年人和兒童適宜的室內濕度為45%~50%,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適宜的室內濕度為40%~50%。

南方夏季雨天室外濕度大,應減少開窗時間;天氣晴朗時,多開窗通風散濕;衣櫃和櫃子裏可以放壹些吸潮盒或者幹燥劑。

北方地區冬天空氣幹燥,可以用加濕器,在室內灑些水或者每天拖兩次地。需要註意的是,如果使用加濕器,最好使用純凈水,機器要定期清洗消毒。

通風:每天保證半小時。

生活中,室內無時無刻不在產生“廢氣”:廚房、衛生間、垃圾桶裏的垃圾,過壹夜就會產生空氣汙染;

長期不清洗的地毯、不晾曬的被褥枕頭容易滋生蟎蟲;書架和家具頂上的灰塵太多,加重了空氣中漂浮物的汙染...尤其是北方的采暖期過後,很多人都是關著家裏的窗戶,怕冷空氣進來。

室內空氣流通不暢,很多人的身體抵抗力開始下降,頻頻被疾病“侵襲”。宋廣生說,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的有效方法。

最佳通風時間為每天9:00-11:00,14-15:00,可對廚房、衛生間、客廳通風半小時。如果遇到霧霾,盡量少開窗,空氣凈化器和加濕器壹起使用。

廚房要安裝凈化效果好的抽油煙機,盡量減少油煙汙染大的煎炸,不要在室內吸煙。

此外,每半個月或壹個月定期除塵,減少空氣中的有害顆粒。還需要提醒的是,部分高層建築通風效果較差,開窗時間要相對延長。?

參考資料:

人民健康網:六點見面是好臥室嗎?20℃是最佳睡眠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