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古代的人是怎麽潔牙的?用綠鹽?什麽是青鹽?

古代的人是怎麽潔牙的?用綠鹽?什麽是青鹽?

人類祖先很早就有漱口刷牙的習慣。公元前3000年,在蘇美爾城市烏爾的國王墓中發現了最早的清潔口腔的工具——牙棒。在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們用動物骨灰作為牙粉來清潔口腔。現在壹些原始部落用木炭、鹽水、細沙和樹枝來清潔牙齒。阿拉伯人仍然從壹種叫阿拉克的樹上取樹枝,將壹端搗碎,做成刷子,用來清潔牙齒和刷牙。它被稱為Miswak,壹種天然牙刷。據科學家分析,這種樹枝含有氟和皂甙,可以防止蛀牙,緩解疼痛。

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史記·臧宮列傳》中認為齲齒的原因是“食而不洗”。《禮記》中:“雞初啼,漱口鹹”,可見人有漱口的習慣。古人用手指和柳枝來清潔口腔和牙齒。敦煌壁畫《老杜叉頭聖像》中,有壹個和尚蹲在地上,左手拿著漱口水瓶,右手中指擦拭門牙。唐朝的時候,人們用柳枝做刷子,蘸藥擦牙齒。宋代有人提倡每天早晚兩次用柳枝擦牙。元代正式使用“牙刷”壹詞。郭詩中有雲:“牙刷次日送,除汙除煩,值壹金。”在元代,上流社會的人使用牙刷,但大多數人仍然使用柳枝和中草藥研制的擦牙粉刷牙。據考古發現,我國1000多年前的遼代古墓葬中出土了兩把骨牙刷柄。可見中國比歐洲早600多年就有了類似的現代牙刷。

在歐洲,1780年,英國鞋匠伊迪絲在倫敦首先發明了牙刷。在此之前,歐洲人用布擦洗牙齒。伊迪絲認為用布擦牙齒效率太低,而且擦不幹凈。他把鬃毛綁在骨頭上,刷牙刷得很好。此後,他改進了歐洲人的刷牙工具。伊迪絲創辦的公司仍在生產牙刷。

目前常見的牙刷有四個部分:刷頭、刷頸、刷毛和刷柄。刷頭要更短更窄,這樣才能伸入整個口腔,清潔難刷的部位。最好是弧形刷頭,避免刮傷牙齒。刷頸應具有適當的曲率,以匹配牙床的弧度,並達到後磨牙區。刷毛要軟硬適中,尖端要經過特殊處理,以免損傷牙齦和牙釉質。刷毛部分的外側要稍微長壹點,軟壹點,方便對牙齦的按摩。刷子的手柄基於良好的握持。普通牙刷3個月更新壹次。刷毛向兩邊脫落的牙刷不能再用。既能去除牙垢,又容易傷牙齦。

近年來,德國發明了壹種新型的雙柄牙刷。牙刷兩端呈U形,帶有扇形刷毛,能同時清潔牙齒內外。還有壹種電動牙刷,通過振動按摩牙齦來治療牙痛。

大青巖

[別名]鹽、嚴蓉和綠鹽。

【原始】是等軸晶系的湖鹽結晶。所在地:青海、內蒙古、新疆等地。與食鹽不同的是,食鹽是海鹽和礦物鹽,靛藍鹽主要產於湖水中,屬於湖鹽的壹種。氯化鈉的主要化學成分是壹樣的,只是形象上略有不同。

[處理]收集本品後,排出母液。去除雜質並幹燥。

【應用】開鹽、嚴蓉、青鹽、發靛鹽;開大清鹽,有湖鹽,有湖鹽,有海鹽沒有湖鹽;礦鹽雜質多,不宜送。

【貯藏】放入陶罐中,置於幹燥處,防止受潮和溶出。

四氟化鈾

青海省對地產鹽的俗稱。又稱“湖鹽”、“巖鹽”。礦物名稱。化學成分是氯化鈉,常混有粘土和鈣鎂氯化物。等軸晶系,晶型為立方,聚集體為松散或致密粒狀。純的為無色、透明或白色,含雜質的為灰色、黃色、紅色或深棕色。玻璃光澤;硬度2.5;比重2.1 ~ 2.2;它嘗起來很鹹。青海素有“鹽的世界”之稱,其中舉世聞名的察爾汗鹽礦石鹽儲量達430億噸,鉀鹽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97%。它是壹種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於食品。氯化鈉含量大於96%,具有純正鹽味的特點。根據它們的顏色,有藍色鹽、白色鹽、紅色鹽和黑色鹽。形狀上有珍珠鹽、玻璃鹽、珊瑚鹽、水晶鹽、雪花鹽、粉絲鹽、蘑菇鹽、鐘乳石鹽、寶塔鹽。綠鹽也可以人工塑形。人民大會堂青海廳朱德題詞掛屏和天安門廣場,都是用綠鹽中的結晶鹽雕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