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和心理調節
人們越來越重視人的精神心理對健康的影響。中醫在精神修養上強調“靜而無”,即不受貪欲等雜念幹擾的寧靜。不要有太高的妄想,不要計較得失,要開朗豁達。人的樂觀來自於正確的人生觀和思想修養。
合理飲食
合理配置:指數量與質量、肉類與蔬菜之間的合理配置,以充分發揮食物的高營養價值。“調和五味”和“五味養五臟”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內容。
好的烹飪:合理的烹飪可以使食物具有良好的色、香、味,減少營養成分的破壞。
飲食適度: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飲食要適度,否則會損害脾胃功能。
飲食宜清淡:素食、清淡有益健康。長期吃脂肪和甜食的人,容易出現濕、火、痰和心血管疾病。
3.運動
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有益健康,但要科學,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4、日常生活有時候,勞逸結合。
生活要有規律,衣服要增減以適應四季的變化,勞逸結合。
5.適當的性生活
是中醫房室養生的重要特色,但有節制、適度、愉快的性生活有利於長壽健康。
6.適應社會和環境。
社會和環境不會因為人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而改變。學會適應當前的社會形勢和周圍環境,遇事冷靜健康。
7.如果更年期沒有明顯的癥狀或不適,可以不用吃藥自然度過。
男性更年期的臨床表現
壹般來說,大多數男性的更年期開始於40歲至55歲之後,但也有早至35歲或晚至65歲甚至70歲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男性進入更年期後都會出現臨床癥狀。據統計,30%~40%的中老年男性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癥狀和體征。換句話說,這個過渡期可以是正常的衰老過程,也可以是有臨床癥狀的疾病過程。如果變化過程顯得溫和平緩,可能沒有臨床異常。
1.身體和身體癥狀
以及體質下降、疲勞、食欲不振、便秘或腹瀉、骨關節疼痛、肌肉質量和力量下降、腰腿經常酸痛、性脫發和腹部肥胖等。
2.精神和心理癥狀
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急躁易怒,懷疑或冷漠,悲觀失望,對生活失去熱情。
3.神經系統癥狀
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局部麻木、刺痛、四肢發冷、不同部位疼痛或皮膚有螞蟻感;自主神經功能障礙主要是心血管癥狀,如心慌、心前區不適、血壓波動、頭暈耳鳴、眼前發黑、潮熱出汗等。神經衰弱,如失眠、失眠、多夢、易醒、健忘、反應遲鈍等。
4.性功能障礙
性欲下降,性活動減少,勃起功能障礙,性高潮和性欲下降,射精無力和精液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