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職業生活中,規範和處理與他人、社會、集體和職業工作的關系時應遵守的行為準則或行為規範,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征
(1),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特異性。指教師職業道德對教育善惡的特殊體現及其對教育的特殊適用性。
(2)教師職業道德體現教書育人的壹致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師:“請記住,妳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師,也是學生的教育者、人生的導師和道德的引導者。”
(3)教師職業道德的全面性。它包括職業理想、職業態度、職業責任、職業技能、職業規範、職業良心、職業作風、職業情操等等。
(4)教師職業道德功能的多樣性。包括專業工作的精神動力、人際關系和利益關系的調整、示範言行的自覺性。教師的基本素質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知識、能力和職業心理健康。
教師職業道德素養主要包括:1。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體現在教師對職業、對學生、對集體和對自己的態度上。具體包括:忠誠人民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
二、教師的知識素養包括:政治理論素養、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其中,精湛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是“本體知識”,主要解決教師教什麽的問題;教育科學的必備知識是“條件知識”,主要解決教師如何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問題,即如何教學生。
三、教師勝任力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調節和自我反思能力(高教育機智)。此外,教師還應具備教育研究、學習、觀察學生、創新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4.職業心理健康是指壹名優秀教師應具備的心理素質,即教師良好適應內外環境和人際關系所需要的條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師德、愉悅的情緒、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師的人格素養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是素質教育的基礎。
它主要表現為:
積極樂觀的心情,豁達開朗的胸懷;毅力;廣泛的興趣和積極的創新素質。
教育學中教師職業道德素養的內容有哪些,包括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和身心素養?
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學而優則仕”。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古往今來,中外人士都把師德作為衡量教師素質的第壹標尺。可以說,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直接關系到億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師德建設的重要性怎麽強調都不為過。因此,作為壹名教師,在新時期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是當務之急,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現就個人對師德修養的認識談幾點粗淺看法:壹、師德的重要性師德是做人的靈魂和基礎。壹個人的道德水平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準則和人生方向。甚至影響到身邊的人和事。所以,先做人,先育人。教師只有率先垂範,註重師德修養,才能用德育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才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第二,落實德育理念,首先要尊重學生,用愛的力量教育學生。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蒙者,更是精神的陶冶者、人格的影響者、道德的體現者。確切地說,老師應該愛孩子。如果壹個老師連起碼愛孩子的心都沒有,那麽嚴格來說,他不配當老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任何壹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才華、抱負、熱情和個性。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信任和尊重,這就需要老師用極大的熱情和家長的胸懷去關愛學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懷去澆灌學生的心靈。教師要經常深入學生,與學生打成壹片,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最親密的師生關系。要多了解學生的成績和優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激發他們的上進熱情。其次,教師要重視人格的震懾力,培養高尚的職業人格。所謂人格力量,是指教師個人的政治品格、學術態度、道德情感和意誌風格等。,即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有壹定的教育功能。老師不僅要告訴學生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社會,還要給他們看。教師本身就是活的教材。美德的作用是巨大的。但這個偉大的作用是建立在教師的天賦之上的,沒有天賦的美德是蒼白無力的。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還要重視和加強自己的智力修養,全方位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只有德才兼備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學生。因此,教師要深刻認識自身職業的重要性,熱愛本職工作,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改革教育思想,創新教育觀念,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以高超的知識贏得學生。第三,要註意在業務上不斷提升自己。如果妳想在三尺講臺上打開壹片藍天,那麽妳會覺得不斷的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更是壹種高尚的精神活動,妳會發現生活每天都像初升的太陽壹樣嶄新。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要經常在課堂上交流,學習別人的教學優勢,尤其是優秀教師和特級教師的教學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和比較,找出思路和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高自己。進入新課程,要求教師轉變角色,從教材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課堂學習時間和空間。課堂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即使聽得津津有味也不會全部記住。引導學生更多地參與學習、體驗學習、探究學習,通過師生互動、交流、討論,體驗探究和能力培養的過程。只有具備良好崇高的職業道德,才能真正為人師表,從自身的潛移默化中直接影響和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當今社會,作為人民教師,更需要樹立崇高的精神目標,擁有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這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樹立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也對整個社會的精神道德起到了引導和示範作用。同時也能真正熏陶和影響成長中的青少年,讓他們在這個轉型中的復雜社會中保持壹片純凈的精神聖地,成長為真正具有良好品質和高尚精神境界的人,讓民族和人類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淺談如何提高教師職業道德“學為人師,為人師表”。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古往今來,中外人士都把師德作為衡量教師素質的第壹標尺。可以說,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直接關系到億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師德建設的重要性怎麽強調都不為過。因此,作為壹名教師,在新時期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是當務之急,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現就個人對師德修養的認識談幾點粗淺看法:壹、師德的重要性師德是做人的靈魂和基礎。壹個人的道德水平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準則和人生方向。甚至影響到身邊的人和事。所以,先做人,先育人。教師只有率先垂範,註重師德修養,才能用德育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才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第二,落實德育理念,首先要尊重學生,用愛的力量教育學生。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蒙者,更是精神的陶冶者、人格的影響者、道德的體現者。確切地說,老師應該愛孩子。如果壹個老師連起碼愛孩子的心都沒有,那麽嚴格來說,他不配當老師。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任何壹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才華、抱負、熱情和個性。
如何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壹是加強理論學習,註重自省,謹言慎行;
(壹)加強理論學習:
1,教師要認真學習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2、應在理論學習中深刻理解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要求。
3、要學習教育科學理論和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教書育人的技能。
(二)道德修養要註重自省和謹慎獨立;
第二,勇於實踐,加強情感體驗;
第三,虛心向他人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
第四,確立可行的目標,不懈努力。
(23)教師職業道德包括哪些內容?1.依法教學。學習宣傳馬列主義、* * *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誌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壹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熱愛自己的工作,敬業奉獻。熱愛教育,熱愛學校,兢兢業業,教書育人,註重培養思想品德良好的學生。上課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熱愛學生。關愛所有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他們。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積極、健康發展。
4.嚴謹治學。樹立良好的學風,努力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水平。
5.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誌,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維護其他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愛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創建文明校風。
6.尊重父母。主動聯系學生家長,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得到支持和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斥責、不指責家長。
7.老老實實教書。堅持高尚情操,弘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8.當老師。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著裝整潔得體,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註重以身作則。
教師職業道德的標誌是什麽?教師職業道德的標誌是教師公正。所謂教師公正就是教師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公平合理地對待和評價每壹個學生。
教師公正作為教師職業的壹項重要道德要求,在教育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有利於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公平合理地對待學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精神環境,使每個學生都知道自己的學習潛力,依靠自己的努力爭取好的評價和成績。
2.它有助於學生形成公正無私的道德品質。
教師公平、平等、誠實、無私地對待學生,可以對學生的道德心靈產生非常有益的影響,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正義和平等,激勵他們追求真善美,產生積極樂觀的情感,培養優秀的品質。
3.有利於教師威信的形成。
教師威信在教師教書育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威信來自於他們令人欽佩的言行。其中,能否做到公平,是樹立教師威信的壹個重要方面。
4.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教師能夠公平合理地處理與領導、同事、學生的關系,公平合理地評價領導、同事、學生,就會形成團結進取的群體氛圍和良好的教育環境。
教師職業道德包括什麽?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2008年修訂)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和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第二,愛崗敬業。忠於人民教育,胸懷大誌,勤奮敬業,甘當天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要敷衍了事。第三,關愛學生。關愛所有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對待他們。對學生嚴格要求,做他們的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得諷刺、挖苦或歧視學生,不得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第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要有說服力,不厭其煩地教人,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要把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壹標準。第五,當老師。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之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著裝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和父母。作風正派,為人正直。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第六,終身學習。倡導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