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的醫療水平很先進,但是對於高血壓等疾病能夠徹底治愈的藥物仍然沒有研發出來。確診的患者壹定要養成定期監測的好習慣,合理控制血壓。
相關專家發現,血壓和心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合理控制心率對穩定血壓和預防高血壓並發癥至關重要。
01
血壓高,要不要先控制“心率”?如果心跳不低於這個範圍,不用太擔心
心臟作為輸送和泵血的重要器官,壹旦停止跳動,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身體的組織和器官是環環相扣、相互關聯的。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危險,也會造成致命的影響。
人體血壓與心臟密切相關。血壓來源於心臟,對心臟的影響很大。當血壓持續升高時,動脈、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也會受到影響,導致血液回流減少,容易出現心跳異常。
高血壓患者,如果想穩定血壓,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心率。如果心率繼續升高,也會對血管壁產生持續的壓力,從而使他們的血壓繼續升高。
高血壓患者要想穩定心率,首先要合理控制情緒。心情不好會導致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刺激心臟跳動,容易導致心律不齊癥狀。
正常情況下,人的心率是每分鐘60~100。如果心率超過每分鐘100次,降到60次以下,說明心臟健康,可能有壹些問題。
高血壓的人,如果心率能控制在每分鐘60~80次,證明妳的身體還不錯,只要不低於這個範圍或者不用太擔心。
02
血壓升高後會誘發哪些並發癥?
心臟方面
作為身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心臟停止跳動,意味著生命的終結。長期高血壓會導致冠狀動脈壁受損,導致心臟負荷增加。
臨床上以冠心病、心力衰竭為主要臨床表現,也可導致心房壓力升高,每日房顫。
腦血管方面
高血壓可引起腦動脈硬化和血管壁損傷,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腦梗塞和腦出血。
高血壓還會引起腎血管的動脈硬化和血管壁的損傷。當血壓長期居高不下時,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時治療,腎功能衰竭會隨著病情的延遲逐漸發展為尿毒癥。
此外,高血壓還可導致人體外周血管的動脈硬化和外周血管壁的損傷,後期還可引起外周血管閉塞,產生間接斜率等臨床癥狀。
眼睛外觀
如果血壓持續升高,不及時穩定也會導致眼底病變。當視網膜周圍的血管壁壓力持續升高時,會引起眼底出血,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會導致失明,看不清世界。
大腦方面
作為發號施令的重要器官,大腦的血壓持續升高,我們的大腦也會處於持續的壓力下,導致供血供氧不足,腦缺血缺氧,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暈厥和休克,導致大腦功能障礙,誘發腦部疾病、腦缺血、腦梗塞和腦死亡。
03
高血壓患者如何正確測量血壓?
-測量時註意姿勢。
測量血壓時,可以采取坐位或臥位。采取坐姿測量血壓。保持身體垂直放松。保持袖帶中心與心臟在同壹高度。桌子和椅子的理想高度差是20~30厘米。
如果是前傾測血壓,比心臟位置低,測血壓時壹定要保持正確的姿勢,這樣才能測得更準確的血壓值,避免誤差。
-註意測量血壓的正確步驟。
1.測量血壓時,需要將袖帶在兩橫指處纏繞上臂肱動脈,袖帶與肘窩的距離為2~3 cm。
2、測量血壓前,壹定要保持清醒,不要過度焦慮,測量前30分鐘,不要做劇烈運動,也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以免因為心率過快而影響血壓測量標準。
3.保持身體挺直,確保袖帶中心與心臟在同壹水平線上。
4.將小臂放平,掌心向上,點擊電子血壓計的啟動按鈕,保持情緒穩定,靜靜等待十幾秒鐘,輕松讀出自己的血壓值。
-測量血壓時的註意事項
1,高血壓患者在測量血壓時,要註意保證同壹手臂在同壹時間以免出現誤差,每天至少測量三次血壓,測量結束後及時記錄數值。
2.壹旦發現自己的血壓值超出正常範圍,要及時向主治醫生報告。不要盲目增減劑量,不要擅自停藥。
3.測量前最好保持冥想狀態5分鐘,放松心情,不要過度緊張和焦慮。
4.測血壓前不要喝咖啡和濃茶,否則會刺激心臟跳動,增加血管壁壓力,使血壓值忽高忽低,波動異常。測量前可以提前大小便。
5.最好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
6.如果老人或重病患者不能坐在座位上測量血壓,可以在背部測量血壓,只要註意保持血壓計與心臟處於同壹水平即可。
04
血壓有多高?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協會指南》規定,壹般情況下,人的血壓升高三倍及以上,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根據不同的情況,血壓可以分為三個等級:
原發性高血壓(輕度高血壓):收縮壓在140~159mmHg之間,壓力在90~99mmHg之間。
繼發性高血壓(中度高血壓):收縮壓在160~179mmHg之間,舒張壓在100~109mmHg之間。
三級高血壓(重度高血壓):收縮壓180mmHg以上,舒張壓110 mmH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