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臟
肝臟位於人體的右脅下,主要有儲血、止瀉等功能。
①儲存血液。古代著名醫學家王冰曾說:“血藏於肝,但人不動時,血藏於肝,肝是儲血的寶地。當人體處於相對靜止的狀態時,比如人體在床上休息時,人體需要的血液較少,所以會有大量的血液進入肝臟,肝臟就會成為儲存血液的倉庫。當人體進行活動時,如體力勞動或體育活動,人體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氧氣,此時人體需要更多的血液;這樣壹來,儲存在肝臟中的大量血液就會被輸出,以保證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由此可見,肝臟起著“集血盆”和“血容量調節器”的雙重作用。
②瀝幹。肝氣具有疏散和軟化的功能。肝臟的導瀉功能壹方面可以調理脾胃之氣,另壹方面也可以調節人體的精神狀態。如果肝臟的排泄功能異常,容易引起脾胃功能異常,出現煩躁、易怒、失眠等不良癥狀。
③肝臟的其他功能。因為肝有蓄血和瀉下兩種功能,所以也有養筋養眼的功能。
(2)心
心臟位於胸部中央偏左的位置,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樞紐,主要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和調節意識的功能。
①促進血液循環。血液是為人體提供營養的物質,它在脈搏中運行。只有保證血液的正常運行,才能及時、充分地為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提供營養,而心臟是促進血液循環的主要動力。如果心臟功能弱,血液的運行就會受阻。人體會出現營養不良、面色蒼白、脈搏微弱等不良癥狀。
(2)調節意識。精和氣藏於心,神是精和氣的綜合表現。因此,心臟具有調節意識的功能。如果心臟有病,很可能會出現健忘、失眠、精神混亂等不良癥狀。
③心臟的其他功能。心臟與汗液的分泌密切相關,汗液在心臟的作用下被體液代謝,最終通過皮膚排出體外;心臟的氣血與舌頭相通,正是在心臟的作用下,舌頭的生理功能才能保持正常。如果舌頭有舌尖發紅、糜爛等異常,就有可能心臟功能會出現異常。
(3)脾臟
脾位於中焦,主要有運化、肌肉營養、血液循環等功能。
①交通。脾主要運化水谷。首先,脾是胃的消化助手,能促進胃對食物的消化;此外,脾臟吸收和運輸水谷產生的營養物質。水谷經胃消化後,可轉化為可被脾臟吸收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被脾臟吸收後,會被輸送到肺部,再通過靜脈輸送到人體其他部位,為人體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提供充足的能量。
②滋養肌肉。水谷中的營養物質被脾臟吸收後,壹部分被輸送到肌肉中,肌肉就能獲得充足的營養,為肌肉的豐滿和緊實打下良好的基礎。
③統壹血脈。脾能運化水谷,水谷是生化氣血之根。因此,脾能調節血液循環,使血液在脈中正常運行,從而有效避免血溢。
(4)肺
肺位於胸部的中央,在胸部的上方很高。優於任何臟腑,具有理氣調水的功能。
①主氣。呼吸,即從大自然中吸入新鮮空氣,呼出體內汙濁氣體,都離不開肺。正是在肺的作用下,人體才能正常呼吸,才能去舊迎新。肺吸收的氣體和水粒形成的精氣在人體內可以合成為祖氣。這種氣體壹方面可以調節人體內各種組織的生理活動,另壹方面也可以調節人的呼吸和聲音。
(2)通過水通道。肺可以調節水在人體內的運動,使水和液體運動順暢,從而有效地促進水和液體的代謝。如果肺功能異常,容易出現排尿不暢、水腫等問題。
③肺的其他功能。肺與人的鼻息息相關,鼻是肺氣出入人體的通道,其功能也會受到肺的影響。如果肺功能正常,呼吸順暢,鼻子的功能也相對正常。反之,鼻子的功能就容易出現異常。肺還可以通過發揮調節水道的作用來滋養體表的皮毛。
(5)腎臟
腎位於腰部,主要有藏精藏水的功能。
1藏精。腎藏精主要有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源,由父母遺傳,具有促進人體生長繁殖的作用。後天之精是由人體攝入的食物形成的,能為人體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提供充足的營養。
2藏水。腎臟可以調節人體內的水,它可以溫暖水中的津液,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還能把體內多余的水分輸送到膀胱,最後通過尿道排出體外。
②腎臟的其他功能。腎臟還具有滋養骨骼、促進大腦發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