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廚房就是“藥房”,治小病不花錢。

廚房就是“藥房”,治小病不花錢。

家裏有很多可以治病的東西,柴米油鹽醬醋茶,可以調理身體。廚房就是藥房。大家分享壹些食療經驗吧!

廚房常用食材:大米、面粉、雞蛋、白蘿蔔、大白菜、海帶、洋蔥、豆豉、大蒜、花椒、白胡椒、桂皮、生姜、大棗、芝麻、香油、豬油、鹽、糖、白酒、黃酒、十三香~ ~如果妳能很好地使用這些食材和調料,妳就可以處理大多數常見癥狀!

1,達米:

《生活情趣飲食譜》說:窮人患虛證,飲濃米而不飲參湯。對於病人和產婦來說,(粳米)粥是最合適的,因為它比秈米軟,但不粘。

姜米茶是暖胃散寒補虛的佳品。將大米洗凈,晾幹,放入大鍋中炒成曲米茶,再加入煮好的姜片炒熟,待大米和姜片焦黃,滿屋飄香時,再出鍋。姜米茶味辛,微溫。具有發汗解表、止嘔、溫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痰多、咳嗽、胃寒嘔吐;這頓飯誰都可以吃,尤其是體寒引起的手腳冰涼、胃寒、胃寒疼痛、腹瀉。吃壹次溫壹次有效!

曲米茶和大米炒制後,其中的澱粉和蛋白質會變性,變得不可消化,其中壹部分必然碳化。它產生壹種類似活性炭的東西,有很強的吸附作用。人吃了以後,可以在腸道裏吸附壹些油脂。所以曲米茶是清腸刮油的好東西,是減肥清腸的佳品。

2、蘿蔔:

蘿蔔性涼,味辛味甘,無毒。可消積化滯,化痰清熱,降氣解表,解毒,治療食積、痰咳、失音、肺結核、咯血、嘔吐、吞酸。蘿蔔行氣作用強,還能止咳化痰、去燥生津、清熱解毒、利便。

加蘿蔔、生姜、紅糖對大多數咳嗽都有好處,加蘿蔔去痰,加生姜去寒,加糖去疲勞!

小兒外感發熱咳嗽,用蘿蔔切碎,煲湯,小柴胡顆粒服用。

蘿蔔又甜又脆又多汁。“熟食甜如芋頭,生薦脆如梨”。其效用不亞於人參,故稱“十月蘿蔔賽人參”。

3.大白菜

大白菜可以清熱解毒,降火,通大便,通便!發燒可以用白菜心燒水!陰虛便秘,多吃大白菜

4.海域:

與中草藥海帶有相似的功效,可以化痰散結,利尿消腫。痰濕壅滯於體內,三焦受阻,可以多吃!

海帶黃芪湯

原料:海帶60克,黃芪60克。

做法:先將海帶洗凈切條,放入鍋中,加水700克,再加入黃芪,煎煮30分鐘。

功效:益氣扶正,化痰散結,通利三交。

用法:壹日三次,吃海帶喝湯。

5、小蔥

洋蔥能疏肝通絡;

蔥白能促進上下陽,發汗解表。

張:蔥白莖專散,從而激活上下楊琪。因此,在治療傷寒和頭痛的生活書,徐蓮蔥湯是用來治療它。

蔥黑豆湯:舌苔黃,無論潤燥都可使用。洋蔥、黑豆可以消食化胃。如果外邪壹開始是惡寒,後來是單純發熱,只要鼻塞,身體酸痛頭痛,仍然適宜使用.....需要壹根蔥帶,30塊豆豉是最輕的藥劑...洋蔥豆豉湯四季都可用於感冒、鼻塞、發燒。

治傷寒初起頭痛,內熱,脈泛壹兩天:蔥白壹口,黑豆壹升。取三升水,煮沸壹升,立即取汗。(“填肘背”和洋蔥湯)。

洋蔥紅棗湯:

配方:紅棗20顆,蔥7根。

制法:(1)紅棗用水浸泡,然後洗凈切碎備用。(2)將蔥白(連須)洗凈備用。(3)將大棗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20分鐘,再放入蔥白和胡須,繼續用文火煎10分鐘。吃棗喝湯。

功效:蔥棗湯具有健脾和胃、散寒通陽的功效,可用於心氣虛弱、胸悶、失眠多夢、健忘的輔助治療。

6、大蒜:

大蒜性味辛,性溫,能理氣、溫脾胃、消積病、解毒殺蟲。

《飲食譜·居息》:“居者辛熱,熟者溫,祛寒濕,除陰邪,溫中,去谷溶肉,破邪血,攻寒積。治腹瀉,腹痛,便秘,祛汙解毒,消腫殺蟲。外灸癰,流水止痰。”

大蒜對肺寒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效果,主要是幹咳、水狀、苔滑。

大蒜碾碎,燒開水當茶喝!也可以煮著吃,吃蒜喝湯,感冒咳嗽。用了就有效果了!

7、辣椒:

神農本草經:主風邪,溫中,祛寒痹,強齒明目。主邪氣,咳嗽,溫中,逐節,筋死,寒濕痹,下氣。

《本草綱目》:散寒除濕,消積化滯,消隔夜食,疏通三焦,溫脾胃,滋右腎,殺蛔蟲止瀉。

8、辣椒:

它是胡椒屬植物胡椒的幹燥、接近成熟或成熟的果實。從深秋到第二年春天果實深綠色時采收,曬幹得到黑胡椒;果實變紅後采收,在水中浸泡數日,擦去果肉,曬幹,即為白胡椒。多吃黑胡椒,香味辛辣,腥味改善;白胡椒在醫學上應用廣泛,有很大的藥用價值,可以祛寒健胃。

白胡椒:辛辣。溫中散寒,降氣化痰。主治:癲癇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痰多。本草綱目:溫腸胃,祛寒濕,惡心,虛寒積滯,浮熱引起的惡意,牙痛。《本草經》:“椒味辛,氣溫。雖然無毒,但是太刺鼻太溫,吃多了有害。氣味濃,陽中之陽也。治下氣,溫中,化痰。除了臟腑有風寒之外,臟腑總是受寒氣影響,以致臟腑不調,痰氣顛倒。胃若溫,風若寒,則痰氣下降,臟腑和諧。”

嬰兒消化不良性腹瀉:

內服:將1g白胡椒磨成粉,加入9g葡萄糖粉制成粉劑。

1歲每次0.3 ~ 0.5g,3歲每次0.5 ~ 1.5g,壹般不超過2g,壹日三次,以1~3天為壹療程。如果出現脫水,就需要補液。

外敷:用胡椒粉填滿孩子的臍眼,用膠帶固定24小時。如果未能愈合,可再次粘貼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