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5月,中國大陸千萬級高凈值人群數量已達1210000人,同比增長11%,為歷史最高。1億元高凈值人群7.8萬人,同比增長16%。香港和臺灣省千萬高凈值人數分別為19.8萬人和16.7萬人,億高凈值人數分別為1.1.000人和9000人。基於這壹龐大的人口基數,未來高端壽險、養老、醫療行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調查顯示,中國大陸千萬資產人群的平均年齡為40歲,億元資產人群為44歲,高凈值人群中男女比例為6:4。高凈值人群總資產達60.5萬億元,年均可支配收入255萬元,年均可支配總收入3萬億元。高凈值人群的主要投資理財方式是存款和房產投資,98%的高凈值人群使用這兩種方式進行投資理財;其次,70%以上選擇保險和金融投資產品;31%會投資藝術品,20%會選擇VC/PE。
工作之外,高凈值人群最感興趣的是金融投資。朋友或親戚的推薦是高凈值人群獲取投資理財信息的最重要渠道。
高凈值人群購買保險更多是出於保障目的。
90%的高凈值人群,即654.38+0.09萬人擁有商業壽險,人均年保費3.7萬元,年保費規模達到400億元,占中國壽險總量的4%。1億元高凈值人群平均每年繳納的保費接近6.5438億+元。
在擁有商業壽險的高凈值人群中,90%擁有醫療保險,82%擁有養老保險,73%擁有意外險。可見,高凈值人群購買保險更多是出於保障目的,而非投資手段。這個群體認同壽險的重要性,平均得分7.9 (10)。資產水平越高,對壽險的重視程度越高。
調查顯示,親友推薦是高凈值人群購買壽險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也是他們獲取壽險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最信任的渠道。年齡越大,對這個渠道的信任和依賴就會越強。其次,重要的渠道是保險公司,包括官網和銷售人員。
高凈值壽險用戶最希望從保險公司獲得的增值服務是健康體檢和運動健身。這種需求與定性面試中的專家意見非常相似。專家認為,壽險公司應該在出險前加強服務,在出險前加大幹預力度,而不是出險後進行理賠,尤其是健康險。因此,提高健康增值服務尤為重要。
70%以上的高凈值人群對中高端養老社區感興趣。
中國高凈值人群對中高端養老社區的興趣度較高,超過70%的人表示有興趣,45%的人有入住的可能性。值得壹提的是,男性比女性更感興趣;越年輕,對中高端養老社區越感興趣。
調查發現,專業的醫療(包括醫療設施和護理人員)是中高端養老社區吸引數千萬高凈值人群的主要原因,也是決定中高端養老社區成敗的關鍵;其次是飲食管理、定期體檢、娛樂活動、自然環境和健身設施,比例超過50%。壹億元高凈值人群的關註點有些不同。他們最看重的是自然環境,其次是專業的醫療護理人員、飲食管理、醫療設施和病後護理。可見,1億元的高凈值人群在選擇中高端社區時,更看重與自己醫療更相關的因素。
對於高凈值人群的養老觀念,報告也有壹些有趣的發現。比如,高凈值人群在養老選擇上更傾向於朋友而不是孩子,傳統it在家庭中運行的局面有望很快改變。理想的養老場所不再是繁華的市中心,而是壹個親近自然的郊區房子,壹個生活設施完善的住宅小區。與父輩相比,高凈值人群更渴望通過旅遊和豐富的娛樂活動來豐富自己的養老生活,對養老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精神追求的層次更豐富。與兒孫同住,享受天倫之樂,不再是高凈值人群考慮的主要因素。
高凈值人群也有各種各樣的養老支出來源,其中90%主要來自個人儲蓄/投資結余,個人房產、養老金和商業養老保險也各占60%以上。高凈值家庭平均2.7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年均總保費654.38+0.5萬元。對於商業養老保險的增值服務,高凈值人群普遍希望加入高端醫療服務,包括高端體檢、健康管理、膳食搭配等。
對私立醫院和私人醫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
雖然公立醫院仍然是高凈值人群就醫的首選,尤其是公立三級醫院,但調查發現,未來三年,民營醫院將成為中國高凈值人群最有可能選擇的醫療機構,54%的人選擇中資民營醫院,48%的人選擇外資民營醫院。
目前,私人醫生並不流行。只有5%的高凈值人群使用私人醫生,1億元的高凈值人群只有8%。然而,選擇在未來三年嘗試這項服務的受訪者比例為40%,尤其是在壹線城市。是44%。值得註意的是,私人醫生使用後的整體滿意度高達80%,超過半數非常滿意。這壹結果反映了高凈值人群對醫療服務的全面性、針對性和私密性的高需求。
調查還顯示,高凈值人群就醫時關註的因素是醫療設施的先進程度、醫院擅長的領域、醫生的資質和經驗以及醫院的口碑,其次是醫院的水平,再次是整體服務質量和醫院的地理位置。1億元高凈值人群更看重醫生的細心。
高凈值人群購買健康險的比例為80%。重大疾病的現金流保障是購買健康險的主要目的,占比超過70%。近六成是享受更好的醫療環境,其次是獲得更先進的醫療設備進行診斷,保證更好的住院環境。調查還發現,近60%的高凈值健康險用戶是通過保險公司業務員的推薦購買健康險的,而超過50%的1億元高凈值人群健康醫療意識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