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液是血液的二重身,無菌不臟。
為什麽有些人害怕喝尿?把尿當成汙穢的排泄物,和糞便混為壹談,是壹種誤解。排泄物是人體內物質分解代謝的終產物,將物質從血液循環輸送到外界的過程就是排泄。
尿液和糞便通過兩條不同的管道排出體外。糞便是人吸收咀嚼食物的營養和水分後留下的殘渣,通過大腸排出體外。這些食物消化後的殘渣——糞便並不是真正的代謝產物,並不是從循環血液中運輸出來的,也不包含在排泄物中。尿液吸收食物咀嚼後的營養物質(包括部分水分)進入血液,通過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循環,身體根據需要吸收營養物質。多余的部分被腎小球過濾,被腎小管吸收生成尿液,這是壹種真正的代謝產物,通過輸尿管儲存在膀胱中,積累到壹定量後排出體外。
尿液與血液同源,血液是尿液的生物學母體,尿液是血液的二重身,其化學成分來源於血液,與血液相同。醫學檢驗人員都知道健康人的尿液是無菌的,可見認為尿液是臟的,喝尿液有害是壹種誤解。
二、尿液的成分及其功能分析
據科學分析,尿液是無菌液體,已知尿液中含有100多種微量活性物質,其中約95%為水,其余為固體。在固體中,無機物包括鈉、鉀、氯、硫酸鹽、磷酸鹽、銨鹽、鈣離子等。有機物主要有尿素、尿激酶、表皮生長因子、生長激素、促紅細胞生成素、促性腺激素、加壓素、抗腫瘤肽等,這些都對人體有益。如尿激酶可將血管內血栓中的纖溶酶原變為纖溶酶,從而溶解阻礙血液流動的血栓;表皮生長因子可以調節細胞增殖;生長激素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和軟骨發育,還有分解脂肪的作用;促紅細胞生成素能促進紅細胞生成;促性腺激素能使月經正常化,促進精子形成。血管緊張素可以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抗癌因子具有抑制癌細胞增殖,使癌細胞轉化為正常細胞的作用;尿液中的多種微量元素和酶能幫助消化吸收,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平衡。另外,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有壹定的毒性,但也有很強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的增殖。
尿液的成分約95%是水,所以有人說“喝尿不如喝水”,但尿液中的水和普通的水不壹樣。在第壹屆全國泌尿療法學術研討會上,沈陽中醫學院金東燮教授指出,人體正常細胞周圍和維持正常細胞的水是六邊形結構,而尿液的含水量是六邊形的62%。喝尿不僅能補充人體內的六角水分子,還能增強細胞活力,延緩人體衰老。這種效果是普通水無法比擬的。
三、尿療強身祛病的機理是什麽?
泌尿療法是生物療法的壹種,屬於自然醫學的範疇。它超越了用化學藥物對癥治療的領域,利用自身固有的“體內產生的藥物”,在“養生”的基礎上實現“治未病”。所謂“尿療法包治百病”,主要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
人類生存活動的基本特征是新陳代謝。泌尿療法在人體代謝過程中,尿液中含有多種微量活性物質,以協調平衡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三大網絡系統。尿療不同於壹般藥物,主要是靠增強人體自身免疫力,提高人體的自然愈合力來達到強身健體,消除疾病的目的。
從尿液的形成過程來看,尿液和血液是同源的,“尿液是血液的兩部分”,尿液和血液都攜帶著人體全身的各種信息,體檢時檢測血液和尿液證明了這壹點。從血液中分離出來的尿液不僅攜帶疾病信息(抗原),還攜帶人體內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來對抗疾病(抗原)。人在喝尿的同時,也將這種抗體吸收到體內,增強了人體對抗疾病的力量。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泌尿療法的倡導者中尾龍壹博士將泌尿療法稱為“生物信息反饋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