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
簡史灰土作為鋪(松)土、初步整平消化石灰、鋪石灰、拌合加水、檢查含水量、整平、整平、穩定、修補、整形、碾壓的建築材料,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元6世紀南北朝時,南京西山橋南朝墓前地面用灰土夯築。北京明代紫禁城大量使用灰土地基,三大殿橋臺下部用灰土夯實。清雍正十壹年(1733)頒布的《工部工程實用規範》中,對灰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方法做了詳細的規定。從400多年前的北京城墻地基上采集的灰土,抗壓強度大於5.8 MPa,容重2300 kg/m,1971年,從1677年修建的北京古墓後壁上取下的灰土塊,烘幹後抗壓強度為10 MPa,變形模量為3880 ~ 5280 MPa。灰土材料也可用於壹些水工建築物。陜西三原縣青龍橋的護堤是用灰土修築的。北京故宮後門外的護城河石護岸後面,有壹層灰土做的襯砌。頂面厚1 m,底面厚1.7 m,表面堅硬如花崗巖。既能抵抗後面的土壓力,又能防止滲漏。1949以後,在我國大規模的基本建設中,灰土被廣泛用作建築物和構築物的基礎。上世紀80年代,以灰土為地基的房屋高達6 ~ 7層。另外,在地基處理工程中,灰土不僅用作壹般地基的墊層材料,還用作擠密樁和地基加固的土,稱為灰土樁。用石灰土作為遊泳池壁的襯裏可以防止水滲漏。石灰土的化學反應石灰是氧化鈣(生石灰)和氫氧化鈣(熟石灰)的總稱。生石灰和熟石灰與土壤中水化後的二氧化矽、氧化鋁和氧化鐵結合,可生成矽酸鈣、鋁酸鈣和鐵酸鈣,使土壤膠結,使灰土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耐水性。灰土逐漸變硬,增加了土粒間的粘附強度。灰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土和石灰是灰土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粘性土顆粒細,活性高,所以強度比砂土高。總的來說,用粘性土配制的石灰土比用砂土配制的石灰土強度高1 ~ 2倍。在北京,房子渣土也可以做灰土,但是壹定要過篩。用它配制的灰土強度並不比其他土低,但有時會更高,因為屋渣中含有更多的活性礦物質。灰土的強度在壹定範圍內隨著灰分的增加而增加。但超過極限,灰土的強度會降低。這是因為熟石灰在鈣化過程中會析出水,增加了熟石灰的可塑性。石灰與土的最佳體積比為3∶7,俗稱三七灰土。最好使用磨細的生石灰粉作為灰土的石灰,或者將適量的水倒入壹塊灰中,靜置24小時,形成粉狀熟石灰。高密度石灰土強度高,水穩定性好。密度可以通過幹體積密度來控制。灰土28天齡期抗壓強度可達0.5 ~ 0.7 MPa左右,200 ~ 300天齡期抗壓強度可達8 ~ 10 MPa。無論是壤土還是粘土,三七灰土浸水48小時7天的變形模量為10 ~ 15 MPa,三七灰土養護28天浸水48小時的變形模量為32 ~ 40 MPa。石灰土地基施工過程中,必須對石灰和土進行篩分。土壤的粒徑不得大於15毫米;灰分顆粒不得大於5毫米。必須拌和均勻,並控制最佳含水量作為灰土的含水量標準。灰土進入基槽前,應再次夯實基槽底部,然後在指定地點將混合好的灰土倒入槽內,但灰土不得沿槽流入槽內。灰土人工夯實時,第壹層鋪25 cm虛土,第二層22 cm,後續各層21cm,壓實後均為15cm。用蛙式打夯機鋪虛土20 ~ 25cm。壓實是保證灰土地基質量的關鍵。建築工具過去是木夯和鐵。夯的時候要求夯窩和夯花相互重疊。夯實次數應以灰土的幹容重達到規範中規定的數值為準。搗固後及時覆蓋,防止日曬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