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妳如何看待徐文兵的言論?

妳如何看待徐文兵的言論?

徐文兵老師對中醫的普及貢獻真的很大。

尤其是他倡導的業余學習和個人使用,讓每個人都認真生活,心態平和,眼中有光,以健康的狀態生活,對自己的健康負全責,影響了很多家庭。

徐文兵是中醫世家,也是名嘴。他在後埔的中醫學校裏,博覽群書,對道家、易學、古文、詩詞都了如指掌,於是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就成了壹門中華文化的課程。聽了皇帝內經,發現自己幾乎不認識漢字,於是重新認識了我們的傳統文化,重新發現了中醫之美。

中醫講究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病菌為本。從西醫的發展史來看,醫生壹直在和病菌做鬥爭。病菌的耐藥性迫使我們開發新的抗生素,比如頭孢菌素,至少已經升級到第三代,但是病菌還在不斷變異,所以我們不得不繼續尋找新的抗生素來對付未知的病菌。

中醫治療的角度是:不用擔心細菌的種類,我們只需要照顧好自己就行了,不管出現什麽樣的細菌,我們的免疫系統都足夠強大,不用擔心。

在更高層次上理解中醫

恢復意識。知識是學習防病養生的基本原則,而睡眠只能靠自己代替。喝水忽冷忽熱,吃點東西胃不舒服。妳應該醒著。動物無知但有意識,所以大部分都過著非常健康的生活。我們現在很無知,壹杯冰水都吃不下。不知道好吃不好吃,也不知道飽腹感。

同理,受傷後,敷上冰,就沒了,但傷口還在。看看那些運動員,傷成那樣,包括這次的劉翔。疼痛是人類的警報信號。就是讓妳休息壹下,妳卻打針繼續跑。困了就上床,喝壹罐紅牛,繼續做飯。

學習中醫的最高境界,悟。這種覺悟是多年的積累,是心靈和意誌的錘煉,是壹瞬間的爆發,類似於道家所講的道,佛家所講的悟。覺知和悟是兩回事,覺知在前,悟在後。很難達到這種境界,因為很多人壹直修行佛法,很少人成佛。達到這種境界,就是範教授第壹節課講的天人合壹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