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專家告訴妳流行的“辟谷”是什麽?

專家告訴妳流行的“辟谷”是什麽?

閱讀摘要:禁食是破谷的基本要求,但它並不等同於絕食,更不用說簡單的餓死。

受訪專家:

劉長喜,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養生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

王東旭,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

陜西省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韓祖成。

乞谷,起源於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谷”,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帛書《歸谷吃氣》是現存最早的歸谷養生文獻記錄。“開拓”就是“回避”,回避,回避;“谷”,即五谷,是五谷的總稱,這裏指的是糧食。

快的

是山谷嗎?

禁食是斷糧的基本要求,但它並不等同於絕食,更不用說簡單的餓死。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說,道教徒應該練習壹系列技巧,如說服、吞咽津液、坐禪等。正確的過谷方法或者說前提是要氣滿,氣滿了才能達到飽食的境界。這時候不僅不會有空腹帶來的饑餓感和虛弱感,還會使人精力充沛,身心愉快,思維敏捷。

如果挖谷人餓了,說明他挖谷的方法不正確,或者修行不到位。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研究所副所長劉長喜說,因此,必須在有經驗的老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當然,初學者也可能出現疲勞、惡心、頭暈等問題。由於練習不足或過度緊張。從這個角度來說,有指導、太極等基本功的人會更容易掌握破谷的效果。

人的胃腸道就像壹個倉庫,可以儲存食物。舊的食物儲存過多,新的食物就不能順利進入,胃腸道就會壹直處於工作狀態,長此以往就會影響胃腸功能。

同時,吃得太多,吃得太好,不僅會導致營養過剩,增加脂肪堆積,還會像貨物腐爛變質壹樣產生毒素,因為舊的食物不能及時排出,給身體帶來傷害。

陜西省中醫院腦病科主任韓祖成建議,吃不下飯的人可以選擇每周壹兩天不吃正餐,這樣經過近16小時的排泄和休息,第二天早上食物基本可以排空。胃腸道每周能得到壹次充分的休息,功能就可以恢復了。此外,有助於減肥,對緩解失眠和抑郁也有好處。

穿越山谷能治病嗎?

雖然中西醫都沒有理論依據,但還是值得現代人借鑒,尤其是對於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的人來說,少吃有助於減輕身體負擔。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王東旭說。

劉長喜主任還說,對於喜歡吃大魚大肉和營養過剩的人來說,選擇壹種飲食方法是有益的。

因為飲食控制是身體健康的前提之壹。很多慢性病都是從口腔發生的。通過穿越山谷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讓人們不再壹看到大魚大肉就流口水。穿越山谷是倡導科學健康生活方式的壹種手段,而不僅僅是壹種減肥方式。實際上也是代謝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身心疾病的重要幹預手段。

當然,如果我們能在生活中自覺堅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兩個平衡的運動,保持良好的健康體態,就沒必要專門去破谷。這只是“迫使通常營養過剩的人償還債務”的壹種方式。可以說是目前人們不得不做的壹種養生!這不同於古代聖賢為了修行而逐漸形成的“餓得吃不下飯”的自然方式。

雖然有助於減肥、降血脂、逆轉脂肪肝、糖尿病等代謝綜合征、延緩或逆轉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但是,過谷不可能包治百病。培養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礎和前提!所以專家說,大部分頑癥經過幾個周期的破谷就能痊愈的傳言,顯然與客觀事實不符。不要瞎聽。

辟谷不適

怎麽處理?

在科學的破谷過程中,除了學習規範的引導技術外,還要每天及時監測血糖、血壓、心率,全面系統的觀察身體的各個方面。

總之壹切以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前提!盲目過谷或者不正規過谷都有很大的風險。

例如,劉長喜主任說,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飲食控制是壹種有效的幹預方法。如果太快,容易出現低血糖,甚至酮癥酸中毒,非常危險。然而現實是,糖尿病人是可以熬過低谷的。只要他們練習說服和吞咽體液,幾乎不會出現低血糖。

部分個體出現輕微低血糖癥狀,喝點生姜、大棗、紅糖水就能很快克服。但是近距離觀察很重要!如果不適癥狀持續或加重,必須停止過谷或使用誘餌、藥餌等半過谷。

中醫分前期準備,中期過程,後期歸谷,是壹個完整的方法。導演劉長喜提醒,後期回歸山谷的重要性不亞於山谷本身。很多人過了谷就有問題,這個環節經常發生。

壹般來說,去山谷來回壹周需要三周時間。剛開始可以吃壹些米油之類的流質食物,要細嚼慢咽。三天後慢慢吃壹些軟面和帶顆粒的米粥,逐漸添加壹些水果蔬菜,如米飯、油餅、大魚大肉等。最好根據個人喜好在兩周內服用。當然,最好不要吃油炸食品。需要給胃時間來逐漸迎合新的飲食習慣和新的食物攝入。永遠不要壹出山谷就吃硬的,更不用說壹回來就吃肉。

當然,回谷後不要大吃大喝,細嚼慢咽,每口嚼36下再細嚼慢咽,吃到7分飽,否則之前破谷的意義不大。

需要提醒的是,過谷周期壹般是3天、7天、9天、11天、21天甚至更長。劉長喜教授建議不要超過11天。對於新手來說,建議妳先連續破谷三次,每月壹次,每次7天。熟練掌握後,可以偶爾在家小歇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