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器官圖。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會感到腰酸背痛,經絡不通。告別這些癥狀最好的方法就是按摩經絡。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背部器官圖,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趕緊挑選收藏!
背部器官圖1背部五臟反應區的圖示及公式背部是五臟的反射區,從頸下兩寸開始,以手掌大小為壹個反射區,依次為肺區、心區、肝區、脾區、腎區、排泄區、生殖區,* * *為七個反射區。
人體雕塑目測:(1)背部膚色不均,屬於肝膽排毒功能下降。(2)背部毛孔粗大,表現為虛寒體質,體內濕氣重,水瀦留,引起手腳冰涼,下體腫脹等癥狀。
在內臟的背部反應區,肺在最上面,左邊是心臟,右邊是肝臟,左下是脾臟,右邊是膽囊,然後是左下胃和右小腸,上臀和左腎加膀胱,右子宮和大腸。大椎:長時間長時間色素性肩頸勞損,容易引起肩周炎,肩頸經絡阻塞,大腦供血供氧不足,頭暈、頭痛、心慌、胸悶。痤瘡:腸道代謝緩慢,便秘,腹脹,腸鳴音。肺區:毛孔粗大,色素肺功能減弱,容易引起鼻咽問題,鼻炎,咽炎,久等,幹癢,易上火,胸悶氣短。心臟部位:毛孔粗大、色素沈著、青春痘、心火旺盛、憂慮、淺睡多夢、心悸、心慌、手腳冰涼。
肝區:肝火明顯突出,情緒低落或脾氣不好,面色發黃,口苦,眼睛幹澀,排毒功能較弱,容易引起肝灑,脂肪肝,膽結石,肋骨飽滿,背部沈重,容易小葉增生,乳腺增生,手腳冰涼。脾區:推膀胱經時較易確診,有氣機完整、腫脹、膚色暗黃、皺紋明顯、食欲不振、胃火或胃寒、口臭、腹脹胃痛、呃逆吞酸、肌肉松弛、易瘀傷、月經不調。
腎區:黑化、色素沈著、腎虛、腰眼腎氣不足、易脫發、記憶力減退、睡眠質量差、夜尿多、易驚悸、黑眼圈、眼袋明顯、耳鳴、易浮腫、怕溺水、手腳冰涼、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婦科病、夫妻不和、性冷淡、不孕、腰疼。婦科:八分突出、青紫、發黑、痤瘡內分泌失調、宮寒、月經不調、崩漏、帶下、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下肢循環不良的婦科疾病。
背部保健區的保健方法
1.背部烘幹取暖:避風烘幹背部可以溫暖背部,促進健康。
2.保護背部的衣服:平時穿衣服保暖,隨時加減保護背部。
3.捶背:捶背分為自己捶和別人捶。此法可舒經活血,壯陽強心腎,增強人體活力。
4.搓背:搓背又分自己搓和別人搓。洗澡的時候可以自己搓。背上墊壹條濕毛巾,用手將毛巾兩端拉緊,用力搓背,直到背部發熱。註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摩擦皮膚。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酸背痛、胸悶腹脹的功效。
臟腑和臟腑是根據內臟的不同功能來區分的。臟腑,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是指胸腹部壹些內部組織豐富的器官,其* * *相同的功能是藏精。精是指能滋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的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腑臟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和三焦(六腑),多指胸腹部的壹些中空器官,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泄渣滓的功能。
此外還有“奇恒腑”,是指在生理功能上不同於普通腑的壹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子細胞。需要指出的是,中醫的臟腑不僅指解剖器官,還概括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所以,雖然現代醫學中的器官名稱大多相同,但概念和功能並不完全壹致,不能劃等號。
圖2 1,肩中樞,背部器官
肩中書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距大椎旁2寸。它主要用於治療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和支氣管炎。經常按摩還能有效緩解視力下降、腰痛等問題。
2.於
三焦俞穴位於人體第壹腰椎棘突下,大椎旁1.5寸處。主要作用於腰痛、月經不調等癥狀。對腹脹、妊娠反應的女性也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3.風門穴
風門穴位於背部胸椎第2、3節之間,距大椎側邊2厘米處。經常按摩風門穴,可以有效去除感冒,緩解背部疲勞無力等癥狀。
4.心俞穴
心俞穴位於人體第五胸椎棘突下方,大椎側1.5寸的位置。按摩心俞穴可以有效緩解心悸、煩悶、口渴、不適等癥狀。此外,心俞穴還可以治療健忘、心悸等疾病。
5.膽俞穴
膽俞穴位於第十椎棘突下1.5寸的位置。膽俞穴疼痛多為黃疸的反應,也是下肢麻木反射區。
6.石膏點
膏藥穴位於人體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方,大椎旁側3寸左右。膏藥穴位主要用於治療肩膀僵硬酸痛的癥狀,長期按摩可以緩解肩頸腫痛的癥狀。
7.舒菲角
此穴位於人體第三椎骨棘突下方,位置為大椎骨旁1.5寸。如果舒菲穴擡高,多為肺熱胸中並伴有呼吸系統疾病的圖框。經常按摩舒菲穴位可以緩解皮膚腫痛、哮喘和咳嗽。
8.膀胱經
膀胱經主要用於清潔第二骶椎棘突以下1.5寸的位置。如果膀胱舒有橢圓形結節,多為遺尿癥的征兆,如果有壓痛,多為腰痛、下肢麻木的征兆。
9.肝俞穴
肝俞穴位於人體第九椎骨的突起下方,在大椎骨旁1.5寸的位置。如果肝俞穴有結節,多為失眠、頭暈等癥狀。正常情況下,肝俞穴的棱形結節多為腹脹、黃疸的前兆。
10,小常熟
小腸書位於第壹骶椎棘突下方,側位1.5寸。如果小腸內有氣泡旋轉,壹般是女性子宮脫垂的表現。並且有橢圓形結節,多為頭暈、頸部疾病的前兆。
11,腎俞穴
腎俞穴位於人體脊柱棘突的下方,在大椎側1.5寸的位置。壹般情況下,腎俞穴如果出現結節狀癥狀,多為血尿、腰痛、陽痿的前兆,還會伴有耳鳴、頭暈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