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包括經脈和絡脈,其中縱向的幹線稱為經脈,被經脈分隔的網絡各部分的分支稱為絡脈。
自調理論:經絡是以西醫“三調”之壹的“自調”為基礎的理論,以及相應的“自調-津液調節-神經調節”大統壹的分形經絡
經絡的溝通功能還體現在其傳導功能上。體表感受邪氣和各種刺激,可傳至臟腑;臟腑的生理功能失調也可以反映在體表。這些都是經絡溝通功能的具體表現。
運行氣血,滋養全身。
《靈樞·本藏》指出:“為經脈者,因此,氣血活躍者,多活躍於陰陽,滋養筋骨,利關節。”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全身各組織器官只有得到氣血的溫潤,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能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使臟腑組織得到滋養,筋骨得到滋潤,關節得到暢通。
抵禦邪氣,保衛身體。
戚穎在脈動中運行,戚薇在脈動之外運行。經絡“激活血氣”,使營衛之氣密布全身,內調於五臟,灑於五臟,以外抗病邪,防內侵。
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主要分布在背部第壹、二側線和下肢外側後緣。其經絡與內外相通,經脈分布於外。
背部穴位有大益、風門、舒菲、厥陰俞、心俞、獨俞、舒歌、膽俞、脾俞、舒威、三交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澤俞、白環俞。
上顎,副顎,中顎和下顎。
《四將軍穴歌》以“委中求”的語言表達。衛中穴是四大家穴之壹,也就是說所有的腰痛疾病都可以用衛中穴來治療。此穴有舒筋通絡、祛瘀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