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脾胃
三伏天要註意保養脾胃。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喝冷飲,少吃涼菜,註意肚臍不要著涼。
另外,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發的季節。在飲食上,要改變飲食不潔、偏食的不良習慣,不要過多的冷飲和食物,凡事都要適量。
把妳的腳泡在溫水中
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以祛濕,提高睡眠質量。也可以故意出汗,讓濕氣隨汗液出去。
泡腳祛濕推薦配方:
材料:廣藿香10g、飛機草10g、紫蘇10g、荷葉10g、金銀花10g。
方法:將壹劑方子用適量水煎30分鐘,然後用合適的溫度泡腳,再全身出汗。
刮痧防暑
三伏天,濕氣重,容易惡心頭暈。可以采取刮痧預防中暑。
具體方法: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過的紗布上下刮背部兩側,或肋骨兩側或前額,會出現紫黑色。也可以敷清涼油刮刀。或者服用藿香正氣丸。
建議:多喝綠豆湯、荷葉、藿香代替茶,出汗時及時補充淡鹽水。
保證良好的睡眠。
充足優質的睡眠有助於身體自我修復,是保證身體良好運轉的基礎,是天然的祛濕藥。三伏天應該晚睡早起,但是晚上最好不要晚於11睡覺。
建議:1,中午需要午睡,但不要超過壹個小時。
2、但也要記得貪涼,避免睡在溫度很低的空調房或潮濕的地面上。
3、而且不要在窗前睡覺。
多喝姜茶。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生姜有溫補的作用。夏天可以多吃生姜,養陽氣。
生姜辛溫,具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多種功效。三伏天喝姜茶是壹種簡單易行的保健方法,夏天是最適合喝姜茶的季節。
經常鍛煉
預防和消除濕氣的最好方法是稍微活動壹下四肢,這樣身體的陽氣就會慢慢恢復,濕氣就會逐漸消散。
建議:不要大運動量出汗,這樣氣會隨汗排出,氣會受傷,水濕代謝受影響。雖然會有壹部分水分和濕氣隨著汗液釋放出來,但是內部的濕氣又會出來,最後濕氣就排不出去了。
吃健脾祛濕的食物。
多吃健脾祛濕的食物,也有助於防暑化濕,如: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術泡茶,姜片燒水,都有祛濕的作用。
小貼士:辣椒雖然能刺激食欲,幫助消化,但祛濕效果壹般。
三伏天健康食譜
大麥紅豆粥
配料:薏苡仁和紅小豆。
練習:
1,先將準備好的材料浸泡幾個小時,然後放入鍋中,用足夠的水煮沸。
2.讓薏米和紅小豆在鍋裏燉半個小時,然後大火煮開再燉半個小時,紅小豆粥就熟了。
功效:此粥利水消腫,健脾胃。
山藥紅棗粥
配料:山藥、白扁豆、紅棗、去核蓮子、山楂條、葡萄幹。
練習:
1,白扁豆和紅棗泡壹會兒,白扁豆去皮,紅棗去核,山藥切塊備用。
2、白扁豆、山藥、蓮子壹起放在鍋裏燉至變軟。
3.最後加入山楂條和葡萄幹,再煮三分鐘。
功效:此粥能補氣血,護肝健脾,清熱祛濕,使人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經常飲用可以調節人體腸胃,改善代謝功能,排除多余廢物,起到減肥的作用,對高血壓、高血脂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粥粥
材料:粳米100g,淘洗幹凈,粳米100g,茯苓粉20g。
練習:
1,將材料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調至大火燒開水。
2.水開後,用文火煮至糜爛,再加入壹些鹽和姜,攪拌均勻。
功效:長期食用能起到利水滲溫、健脾祛濕的作用。
冬瓜粥
材料:冬瓜100克,粳米100克。
練習:
1,冬瓜洗凈,帶皮切成小塊,與粳米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煮粥。
2、煨至爛米煮成粥。
功效:冬瓜利尿祛濕,也是夏季佳品。
三伏天喝什麽茶?
壹種消暑菊花茶
材料:菊花5克,紫蘇葉10克,決明子15克,枸杞5克,熱水1000毫升。
做法:將材料放入杯中,然後倒入開水沖泡。
功效:去火防暑。
淡竹葉茶
配料:淡竹葉10克,白茅根30克,荷葉5克。
做法:將材料壹起放入保溫瓶中,註入開水15分鐘。
功效:清熱瀉火,利便。
陳皮普洱茶
材料:陳皮3-5絲或陳皮片2g,泡過水的普洱茶葉5g。
做法:將壹整塊陳皮放入鍋中,先用開水沖洗幹凈,再用開水沖泡約15秒,將茶湯倒入杯中。
功效:減脂潤肺。
三伏天吃什麽傳統食物?
餃子
把餃子頂在頭上吃是傳統習俗,因為下雨的時候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東西,而餃子是中國人傳統習俗中刺激食欲,滿足食欲的食物。
鯉魚
夏季氣候溫暖濕潤,適當喝些鯉魚湯有助於祛濕、開胃、利尿、消腫。從營養角度來說,鯉魚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容易消化吸收,適合各類人群食用,包括兒童、孕婦和老人。
黃鱔
民間有“黃鱔賽人參夏”的說法。最近黃鱔最滋補。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滋補肝脾、祛風濕、強筋骨的作用。夏天最好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天食物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保護心血管系統。
蛤
中醫認為,蚌肉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貽貝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維生素A和B1及B2,對人體有保健作用。
三伏天吃什麽蔬菜好?
時令苦味蔬菜。
夏季的高溫高濕常常使人感到無精打采,疲倦乏力,食欲不振。這個時候吃苦菜大有裨益。苦菜富含生物堿、氨基酸、胡黃連苷、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消暑除煩、提神健胃的作用。苦瓜、苦菜、生菜、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伏天吃什麽水果好?
櫻桃
櫻桃是壹種富含鐵和胡蘿蔔素的水果。它的營養非常豐富,對於氣血兩虛的人來說,可以補血補腎。飯前吃200-300克,可以調節腸胃功能,對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很有好處。櫻桃中豐富的維生素C可以滋潤美白肌膚,有效抵抗黑色素的形成。此外,櫻桃中含有的果酸還能促進角質層的形成。
草莓
草莓是女生無法抗拒的誘惑。草莓含有多種果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不僅能增強皮膚彈性,還能美白護膚、保濕。經常使用草莓美容護膚,可以使皮膚清爽光滑,避免色素沈著。草莓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鉀,對頭發的健康非常有益。
荔枝
荔枝與香蕉、菠蘿、龍眼壹起被稱為“華南四大水果”,富含糖分,有補充能量、精神疲勞等癥狀。荔枝肉富含維生素C和蛋白質;荔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以促進微小血管的血液循環,預防雀斑,使皮膚更加光滑。
葡萄
性質酸甜。生食能滋補肝腎陰,強健筋骨。長期患有肝腎陰虛、心悸盜汗、幹咳咳嗽、腰腿酸痛者,可作為進補食物。常吃鮮葡萄有補氣血、利尿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氣弱、氣短乏力、面四肢腫、小便不利者。煎湯喝酒可以治風濕關節痛。澆汁加糖治赤痢。
櫻桃番茄
櫻桃番茄,學名櫻桃番茄,含糖量高,約7 ~ 8度,味道香甜可口,風味獨特,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它既是蔬菜又是水果,維生素含量比普通番茄高1.8倍。被糧農組織列為優先推廣的“四大水果”之壹。
西瓜
夏天水分流失多,祛暑生津是最佳選擇。西瓜富含維生素A、B1、B2、C,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但是,吃西瓜也是有講究的。西瓜是寒性食物,容易傷脾胃。消化不良的嬰兒不宜多吃。
桃子
桃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果酸,含鐵量居水果之首。鐵是人體造血的主要原料,對健康相當有益。桃性熱味甘,具有滋補、養心、生津止渴、消食化積、潤腸解乏、清熱解暑的功效。是“肺之果”,適合低血糖、肺病、疲勞咳嗽人群作為輔助食療。
三伏天按摩哪些穴位?
成山穴
每天早上起床時,將雙腿伸出床外,讓承山穴靠在床沿上休息,左右擺動雙腿按摩承山穴。按壓祖成山穴會有明顯的酸痛感,這是因為體內有濕;按壓承山穴壹段時間後,身體會有輕微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妳身上的濕氣隨著體溫的輕微升高而逸出。
李三角
對付夏季濕熱,可以按足三裏穴,有助於運水祛濕。取足三裏穴,又名“老母雞穴”,握拳輕扣200下,早晚各壹次,可達到調和營衛之氣的效果。
三伏天的健康知識
晚上躺著早起。
夏天的特點是白天長,夜晚短。人體也要適應自然規律。它可以晚上睡得晚壹點,早上起得早壹點。夏季合理的睡眠時間應該是:就寢時間為22: 00 ~ 23: 00,起床時間為5: 30 ~ 6: 30。如果晚上不能早睡,中午適當午休是很好的調節。
建議:壹般夏天午睡的時間是30分鐘到1小時。時間太短無法達到午睡的目的,而時間太長不僅會讓人頭暈乏力,還會影響晚上的睡眠質量。
健脾祛濕
三伏天濕氣重,以脾為主,而脾濕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讓人犯困。所以漫長的夏季對人體影響最大的就是脾胃消化功能差。
建議:健脾祛濕,早晚餐喝點粥,比如山藥粥、薏米粥、蓮子粥。而且由於夏季炎熱,可以在具有健脾祛濕作用的粥中加入少許荷葉,增加清熱解暑、養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清淡飲食
因為我們之前說過,三伏天會導致食欲不振。其實食欲不振也會導致腸胃消化功能下降,那些清心解暑的食物會被推薦,因為它們容易消化,但是油膩的肉類是很難消化的。吃了它們很可能會導致腸胃積食的情況。
建議:多清淡,少吃肉。
開胃飲食
壹進入三伏天,很多人都會被“苦夏”困擾,口齒無光,食欲不振。所以,“開胃”是夏季養生的重點。專家建議,夏天可以多吃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可以解熱、健脾、開胃。但苦瓜性寒,體質差、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天氣很熱,出汗多,容易耗氣傷陰。
建議:益氣養陰的食物必不可少,山藥、大棗、蜂蜜、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雞鴨肉、瘦肉等性平或性涼的肉制品也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功效。
呼吸和冥想
夏天是火,對應的是心,所以在炎熱的夏天,要註意心靈的調理。
《蘇文四氣調神論》指出:“使誌不怒,使華英作秀,使氣發泄。若愛在外,此夏之氣,當是成長之道。”也就是說,在夏天,妳要心平氣和,性格開朗,心胸寬廣,精力充沛,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陽光壹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有利於氣的通氣。
適度鍛煉
人們常說的“夏日三伏天”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場合的鍛煉。夏天人體能量消耗較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壹定要量力而行。最好能進行壹些“低調”的運動,既能起到鍛煉的效果,又能避免不適。
建議:
1、遊泳: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高15倍,人體在遊泳時能保持體溫恒定,不容易中暑;
2.釣魚:釣魚需要腦、手、眼的配合,靜、意、動的幫助可以緩解心脾燥熱;
3、太極拳:打太極拳不僅能增加肺活量,還能促進五臟之間的氣血運行,有助於振奮精神。夏季鍛煉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註意少量多次飲水;當室外溫度超過32℃,空氣濕度超過60%時,最好在室內陰涼處運動。
獨立於空調
空調病是現代社會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視的疾病。對於大多數人,尤其是關節患者,夏季應避免貪涼,不使用或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
建議:在職場中,要把自己的病情告訴同事以取得他們的理解,盡量不要使用空調或適當提高溫度。最好留壹件長袖衣服,隨時隨外界環境加減衣服。
壯陽驅邪
夏天雖然氣溫高,但還是要照顧好人體的陽氣。又稱“春夏養陽”。陽是人類的原動力,隨著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而波動。夏季陽氣旺盛,常浮於外,但易為外邪所傷,如出汗。
建議:三伏天壹般不適合做大量運動,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