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身體變化。表現為皺紋增多、白發、脂肪褐斑、老年性疣、步態不穩、行動遲緩、矮胖等。②身體成分的變化。代謝組織總量隨年齡增長而減少,老年期(30%)具有代謝功能的組織比例僅為青春期(60%)的壹半。細胞總質量下降,肌肉萎縮,水分減少,骨密度下降,脂肪增加。③代謝下降。合成代謝減少,分解代謝增加,基礎代謝減少;糖耐量受損和血脂升高。(4)器官功能衰退,消化、循環、泌尿、內分泌、生殖、關節、運動、神經系統功能衰退。
(2)老年人的飲食原則
老年人除了嚴格執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原則外,還應遵循《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的以下原則:①食物宜厚宜薄,易於消化。②積極參加適度的體力活動,保持能量平衡。
(3)具體的飲食措施
①多吃粗糧、大豆、蔬菜和水果,特別註意植物性食物,因為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E和礦物質。後三種食物含有多種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E、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鋅、硒、銅、錳、多酚、多糖、異黃酮等。這些食物有利於延緩衰老。②堅持每天壹杯牛奶、壹個雞蛋,適量吃魚、禽、瘦肉和海鮮,因為這些食物可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牛奶是優質的鈣源,海鮮富含碘,對調節機體代謝有重要作用。3少吃或不吃肉類油、脂肪、油炸食品、甜點、內臟、魚卵等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含有高能量、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衰老,對身體造成損害。(4)註重色、香、味、形,促進食欲,適合老年人的咀嚼和消化功能。每餐的進餐次數和能量的比例可以因人而異,攝入的能量不能太多,每餐以七成飽為宜,分量適當。5中老年人尤其要註意均衡飲食,尤其是處於壓力狀態時,如熬夜、精神受刺激、生病等。
(4)中老年人常見的營養問題。
①微量營養素缺乏。缺鈣,中老年人容易引起缺鈣、骨質疏松和骨折、骨質疏松和牙齒脫落;中老年人缺鐵,攝入不足,維生素C和鐵利用不良,貧血的發生率明顯高於成人;高鈉低鉀,老年人味覺減退,鈉鹽攝入較多,易發生水鈉儲存,易引起高血壓。②能量失衡。其特征是體重過度增加或減少,即肥胖或消瘦。③營養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抵抗力下降,中老年人的營養性疾病也增多,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便秘、胃腸功能紊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