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羅馬來自哪個洲?

羅馬來自哪個洲?

羅馬是意大利的首都,意大利在歐洲。

羅馬是意大利的首都,人口283萬,面積208平方公裏。連同其郊區,總面積超過2000平方公裏,是意大利最大的城市。它位於臺伯河下遊,橫跨河兩岸,河上有24座橋將城市連接在壹起。因為建在七個山頭上,所以叫“七山城”。幾乎所有的現代建築都建在古羅馬城外,導致了新舊羅馬城的形成。

羅馬是古羅馬的發源地,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古城之壹。早在公元前2000年,羅馬人就從東北遷到這裏,並在公元前8-4世紀在這裏建造城堡。公元前3世紀羅馬人統壹了意大利半島,公元前27年控制了地中海。1 ~ 2世紀,羅馬帝國的疆域西接英國邊境,北接德國,東臨中東,南接北非,是西方最大的帝國之壹。作為首都,羅馬進入了全盛時期。從756年到1870年,羅馬是教皇國的首都。自1870以來,壹直是統壹意大利的首都,教皇國自此退守梵蒂岡,成為羅馬的壹個袖珍小國。墨索裏尼時代,開始建設新羅羅馬納城,但其發展主要是在二戰後。

這座歷史悠久、現代化程度高的歐洲名城,有著鮮明的市徽。這不是自由女神像或小美人魚,而是壹個母狼餵養兩個小男孩的雕塑。關於它的起源有壹個神話傳說。在古代,特洛伊城被希臘人征服後,特洛伊王子埃納亞逃到臺伯河河口,受到拉丁國王的熱情接待,並招他為女婿。恩納亞的後裔建立了阿爾巴城,他們在那裏世襲統治。當努米托雷成為國王後,他的弟弟阿穆利奧篡奪了王位,驅逐了努米托雷,下令處死了努米托雷的兒子,並強迫他的女兒西爾維婭做了女祭司,從而剝奪了她結婚的權利。但她與戰神馬爾斯秘密結合,生下了兩個男孩,羅慕洛和萊姆斯。得知此事後,阿姆利奧處死了西爾維婭,把她的雙胞胎兒子放在竹籃裏,扔進了臺伯河。籃子被沖上了岸,寶寶的哭聲引來了壹只母狼,把它們帶走了。母狼沒有傷害幼崽,而是慈愛地哺育它們。後來,這兩個男孩被獵人帶回家撫養成人。兩兄弟像他們的父親馬爾斯壹樣,勇敢善戰。他們殺死了篡位並殺害母親的阿穆利奧,並歡迎他們的祖父努米托雷回來。努米托雷把臺伯河左岸的壹塊土地給了他的孫子,讓他在這裏建立新城市。城堡建成後,兩兄弟爭奪新城的主導權。哥哥羅慕洛殺死弟弟萊姆斯成為新國王,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羅馬由羅慕洛演變而來。羅慕洛兄弟於公元前21,753年4月建立了羅馬。每年的這壹天,羅馬市民都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來慶祝這座城市的建立。人們手中高舉的符號是印有母狼和兩個男孩的羅馬城徽。

羅馬以其古老的城市而聞名。它不僅是羅馬帝國的發源地,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寶庫。來到羅馬就像走進了壹個巨大的露天博物館。

對羅馬的第壹印象是“三多”。第壹,教堂多。老話說“教堂兩千多座,雕像比居民還多”。羅馬有300多座教堂,此外還有300多座修道院。那些較大的教堂,大多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本身就是有價值的藝術品。最大的是聖彼得大教堂,它建在梵蒂岡,壹個城中之國。它宏偉壯觀,在世界教堂中名列第壹。除了教堂和修道院,羅馬還開設了7所天主教大學,培養的神職人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世界各地。

二是雕塑多。廣場、公園、街道、小巷、庭院、屋頂,各種各樣的雕像比比皆是。在臺伯河上的壹座大理石橋上,有壹群天使雕像。他們身上長著翅膀,手裏拿著不同的樂器。都是雍容安詳,衣袂飄飄。走在橋上,仿佛置身於天使的歡迎行列。

第三,噴泉多。全市有9000多座噴泉,為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增添了迷人的色彩。著名的許願池據說是為了紀念壹個為羅馬軍隊指出水源的女孩而建的。噴泉中央是壹尊雄偉的波塞冬雕像,兩側各有壹位女神,分別象征著“富裕”和“幸福”。波塞冬前面是噴泉主體。泉水從裂縫中向四面八方湧出,漫過層層巖石,匯成壹個巨大的水池。在泉水和巖石之間,有兩個騎士雕像,騎著兩匹有翼的駿馬。從洶湧的海浪中,破浪氣勢磅礴,栩栩如生,讓觀眾仿佛聽到了海浪擊打馬嘶的聲音,又仿佛看到了波塞冬出海。羅馬的噴泉往往與人們的願望有關:有些泉水可以幫助青年男子解除相思之苦,得到心中姑娘的愛;有些噴泉可以幫助女生找到理想的愛人。

“三多”是羅馬城的壹大特色,但遠非全部。羅馬有許多名勝古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奎裏納爾宮、伊曼紐爾紀念碑、萬神殿和鬥獸場。

奎裏納爾宮是意大利總統府,位於羅馬北部的奎裏納爾山上。建於1574年,由教皇五世任命的建築師Raminho Ponzio設計建造,在17和18世紀,在著名建築師和畫家的指導下進行擴建、修繕和裝飾,具有明顯的希臘建築風格。宮院內有禦花園,布局合理,疏密適中,與整個建築融為壹體。花園的三面有壹個由44根壁柱組成的回廊,壹邊是壹座希臘陶裏克鐘樓。宮殿前面是奎裏納廣場,中心矗立著壹座從奧古斯都大帝陵墓搬來的紀念塔。這座宮殿被古代神話人物的雕像所環繞。宮殿後面是壹個公園。宮殿裏裝飾著華麗的吊燈和精美的壁畫,還有精致的家具和其他用品。宮殿裏有大量的名畫和各種珍貴的手工藝品。其中有壹幅肖像,遠遠看去很像壹幅油畫。這幅畫中的女人栩栩如生。在走近這幅畫之前,它是由各種顏色的石頭拼成的馬賽克。其精湛的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奎裏納爾宮曾是教皇的夏宮,在risorgimento之前,教皇就住在這裏。1870年,意大利定都羅馬,奎裏納爾宮成為宮殿。意大利共和國成立於1946年,它成為了總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訪問意大利的外國元首也曾下榻於此。宮門由身著傳統軍裝的魁梧衛士把守,每天下午換崗時都要舉行莊嚴的換崗儀式。遊客視其為精彩節目,興致勃勃地觀看,直到結束才滿意地離開。

伊曼紐爾二世紀念碑(Emanuel II Monument)又稱無名英雄紀念碑,是壹座白色大理石建造的宮殿式建築,矗立在威尼斯廣場的南端。設計者是薩科尼,建於1885 ~ 1911。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意大利開國國王伊曼紐爾二世而建造的,它是意大利獨立和統壹的象征。紀念碑上刻著“祖國統壹,人民自由”的巨型拉丁文。紀念碑前是寬闊的石階,左右兩側是象征“思想”和“行動”的鍍金銅像。石階前有兩個半圓形噴泉,裏面臥著壹個巨大的石像,分別代表意大利的東大洋和西大洋。左邊是亞得裏亞海,由誇德裏設計;右邊的《第勒尼安海》是賈的作品。爬上樓梯,左右各有兩尊大理石雕像。左邊象征“堅忍”、“和諧”,右邊代表“犧牲”、“正義”。從左右兩側爬上平臺,中央石臺是伊曼紐爾二世騎馬的鍍金銅像。圖像的高度和寬度都是12米,這是Maccagnani的精心傑作。銅像後面是壹條72米長的走廊,15米高的16根石柱支撐著走廊頂部。在走廊兩端的塔樓平臺上,矗立著黑色騎士的雕像。畫廊裏有各省的模型,畫廊的墻上配有慶祝第壹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浮雕。走廊兩端各有四匹拉著1兩輪戰車的青銅馬雕塑,由勝利女神駕馭。它們是豐塔納·艾爾和巴托裏尼的作品。1921年,為了紀念為國捐軀的英雄,在紀念碑的基座下修建了無名英雄墓。墓前的火焰始終明亮,兩側有兩名士兵站崗。衛兵後面有兩個浮雕。左邊是“先工作的人”,右邊是“先愛國的人”。無名英雄紀念碑和陵墓是為了紀念意大利的獨立和統壹而建造的,因此也被稱為“祖國的祭壇”。每年國慶節,這裏都會舉行盛大的儀式。意大利總統主持為無名英雄敬獻花圈。國家元首出訪時,通常會向祭壇獻花致敬。

離威尼斯廣場不遠,萬神殿就是萬神殿。這是壹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著名古建築。它是由羅馬帝國的開國皇帝奧古斯都於公元前27 ~ 25年建造的,比羅馬競技場早100多年。這座寺廟的背面被雷電摧毀,於公元120 ~ 125年重建。至今仍保留原貌,是當時古羅馬唯壹的大型建築。玄關呈長方形,16根巨大的柱子支撐著古希臘三角門的頂部,這些柱子都是由壹整塊花崗巖雕刻而成。主體建築為圓形結構,上部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頂建築。大廳裏沒有壹根柱子,也沒有窗戶。陽光只能從穹頂中央直徑9米的圓洞口射進來,使寺廟更加莊嚴肅穆。

萬神殿是為羅馬將軍安東尼征服埃及而建造的。在7世紀,它被改建成了壹座教堂。除了祭祀神靈之外,它還是名人的墓地。拉斐爾、艾麥玉、伊曼紐爾二世等人葬於此。

世界八大名勝之壹的鬥獸場(Colossim)鬥獸場(Colossim Arena)是羅馬皇帝為了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於公元72年建造的,用來強迫數萬名猶太囚犯,耗時10年。鬥獸場位於市區帕拉丁山以東的盆地。由大理石砌成,橢圓形,周長527米,最大直徑180米,最小直徑156米,高57米。它有四個看臺和76個出入口,可以容納5萬名觀眾,很像今天的體育場。2000年前設計建造如此宏偉的建築,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戰鬥分為人與人之間的戰鬥,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戰鬥,人與動物之間的戰鬥,人與動物之間的戰鬥。雙方會有壹方死亡。這是羅馬貴族享樂的殘酷方式。據說,僅在開演的100天的演出中,就有3000多名奴隸、俘虜和5000多只獅子、老虎等猛獸在妳死我活的搏鬥中死去。奴隸主貴族的這種傲慢和殘暴,激化了階級矛盾,最終引發了當年震驚歐洲的奴隸起義。它的領袖是奴隸角鬥士斯巴達克。可以說,羅馬這個古老的文明,深深地打上了野蠻的烙印,滲透著無數奴隸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