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出於泉,泉滿心。每天晚上睡覺前,可以按壓腳底湧泉穴。按摩湧泉穴可以補腎固精。
咽津液可以養腎。口腔內的唾液分為兩部分:唾液,清稀,以脾為主;稠的是唾液,由腎主導。李時珍說:“吐精是人的本質。”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人若能不天天吐,精則永留,眼明耳亮。相反,如果妳經常吐口水,會損害妳的精神,使妳的臉幹燥。可以做壹個實驗,嘴裏壹有唾液就吐出來,不到壹天就會覺得腰酸乏力,反過來也證明了吞津液可以養腎精,護腎。
排便要通暢,大便不暢,大便停止積聚,濁氣發作,不僅使人心煩、胸悶、氣短,還會傷腎,導致腰酸乏力、惡心嘔吐。所以,保持排便通暢,養成每天排便的好習慣,也是壹種補腎的方法。
如果有尿,壹定程度上不要忍受膀胱裏儲存的尿液,會刺激妳的神經,產生排尿反射。這時候壹定要及時上廁所,把尿排出去。否則,積聚的尿液會變成濁氣,侵犯腎臟。所以要及時排泄尿液,這也是補腎的方法之壹。
充足的睡眠對氣血生化和腎精的維護有重要作用。中醫研究發現,很多腎衰竭患者都有過過度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不要熬夜太晚,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晚起,有利於腎精的保養。
多喝水,養腎。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可能造成濁毒瀦留,加重腎臟負擔。腎臟就像壹個過濾器,過濾出來的毒素要盡快排出體外。只有經常喝水,才能使膀胱充盈,神經反射引起排尿,使腎臟過濾的毒素盡快排出體外。所以,經常喝水是非常重要的補腎方法。
有很多食物,正確食用可以補腎。除了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外,核桃、韭菜、蝦仁、羊腰等也能起到補腎的作用。
中醫認為養生要以“天氣”為基礎。冬天冷,類似於水的特性。當它與人體的五臟相關聯時,它在內部與腎相關聯,當它與自然界的五色相關聯時,它就是黑色。所以腎對應冬天,黑入腎。冬天最適合補腎,吃“黑”可以幫助腎臟養精固本。此外,核桃還是滋腎的好助手,對肺虛引起的腰膝冷痛、尿頻、乏力、頭發早白、咳嗽、氣短、畏寒、便秘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