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生命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生命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進入小康社會,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都期待提高生活質量,過上更幸福、更健康、更長壽的生活。那麽,生活是什麽?已經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人生是什麽?有人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促進新陳代謝,給人活力。有人說,生命在於靜止。妳看,烏龜活千年的秘訣就在於“靜”字。有人說,生命在於營養,吃好,喝足,適時進補。為什麽不健身長壽呢?這些說法都有壹定道理,但不是很合理。人類生活是自然界中極其復雜的現象。生命從哪裏來,生命向哪裏去?人類探索了幾千年,至今沒有準確完整的答案。目前國際上正在興起壹門新的學科,叫做認知科學。是對生命科學、腦科學、宇宙學、神秘主義等綜合學科研究的新的、更高層次的拓展。我認識壹個年輕的朋友,他在美國壹所著名大學主修這個學科。每次走親訪友回國,我都會帶去很多從未聽說過的生活新信息。令人驚訝的是,過去被傳統斥為“唯心主義”、“迷信”、“荒謬”的東西,現在卻成了最新學科研究的前沿課題。他給我介紹了上海外國語大學書店裏賣的壹本厚厚的英文原版書。受限於自己的英語水平,最終還是沒有勇氣去看。似乎盡管我對探索未知很感興趣,但我力所不及。學習、研究和探索認知科學這門新學科,只能是年輕人的事。不過以我對中國傳統養生的粗淺認識,也能說說什麽是生命。我認為生命在於平衡。這個觀點可能比生命在於運動、靜止、營養更貼切、更全面,也更適合養生。生活平衡主要是三種平衡:營養平衡、靜態平衡、心理平衡。所謂營養均衡,就是要求飲食合理,幹凈衛生,營養適中。營養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日常生命活動的熱量支出需要通過某些營養素的熱量攝入來平衡。所以妳無論是吃飽喝足還是及時補充,都要遵循平衡、合理、適度的原則。現在醫學界和社會上有壹些關於營養平衡的諺語,都是很有道理的。比如我在北京工作的時候,聽說“壹天五個壹”:起床後壹杯水,早餐壹個雞蛋,中午壹勺醋,晚餐壹杯酒,睡前壹瓶牛奶(最好是酸奶)。我基本做到了,效果不錯。回到上海,我又聽到兩個字。壹個是“壹二三四五”:每天壹杯酸奶;每餐二兩糧食;壹天三份蛋白質(指壹個雞蛋,兩個肉,魚蝦,兩個豆制品);每天吃“四要”:不鹹不甜,有粗有細,少吃多餐,七八分飽;每天吃500克(壹斤)蔬菜水果。另壹句是“紅、黃、綠、白、黑”:“紅”是指西紅柿和紅酒(可用紅葡萄代替);“黃”指南瓜、玉米、大豆、胡蘿蔔;“綠”是指綠茶和綠葉蔬菜;“白”指燕麥、茭白、白蘿蔔;“黑”是指黑木耳、香菇、黑豆、黑米、黑芝麻。這幾年有個研究橄欖油的專家推薦我早上空腹吃壹勺橄欖油,對身體有好處。我患高血脂已經十幾年了。第壹年考了,有成績。服用三年多,我每年體檢,血脂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我也給朋友同事推薦過,結果都有效果。營養適度是飲食平衡中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現在的人營養過剩,脂肪肝,肥胖,值得關註。有壹句諺語說:“如果妳想健康,妳的胃總是空的;想長命百歲,腸子裏沒有屎。“這意味著如果妳吃不飽,妳就必須把它清空。這對健康非常重要。壹位日本醫生專門研究人體排便,寫了壹本暢銷書《腸道革命》,值得壹讀。所謂動靜平衡,就是動以養生,靜以養心,適量運動,放松神經。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最好的運動是快走,有條件堅持遊泳也是不錯的。日本在國民中推行“壹日壹萬步”。如果不能堅持“壹萬步”,快走半小時也能達到強心強肺的效果。除此之外,打太極拳,做瑜伽,練十八法,跑步等。也很好。這裏要註意運動中身體平衡的原則。走路、遊泳、拳擊、瑜伽、做操、慢跑都符合這個原則。其他的,比如打網球、羽毛球,只是單方面發力,不利於身體平衡,不適合老年人。閉眼打坐,進入壹種超覺、冥想或入神的狀態,能使人神經放松,頭腦清醒,記憶力增強,心情平靜,神清氣爽。根據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冥想可以改善大腦活動、新陳代謝、血壓、呼吸和心率,降低血壓,有效改變心肺功能。南懷瑾老師的《禪修與永生》壹書,對於如何靜坐,如何禪修,能達到什麽效果等等,都有非常精辟的見解和心得。它非常實用,是那些關心健康和長壽的人的必讀書籍。另外,日本醫生寫的《大腦的革命》這本書也可以看。所謂心理平衡,就是時刻保持壹個好心情、好心情,對名譽、得失、生死坦然自如。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大部分人的亞健康都是心理躁動造成的,60%的疾病也是心理和精神因素造成的。因為,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壓力大,工作變動大,環境不確定,家庭事務繁雜,人際關系復雜,使人經常處於壓力緊張狀態,疲於應對。心理失衡,坐立不安,焦慮不安,此起彼伏,成為生活常態。在這種環境下保持心理平衡並不容易。消除擔心、抑郁、後悔、失落、悲傷、憤怒、難過等各種不良情緒,需要自我克制、開放、克制、忍耐。這就要求人要有自己承受得起、放得下的精神境界,不與人攀比、不提出虛假要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的寬廣胸懷,要有承受挫折、挫折、失敗的心理準備,要有順其自然、從容應對、應對曲折的良好心態。總之,開朗、樂觀、豁達、平和、活得瀟灑是健康長壽最重要的秘訣之壹。希望朋友們記住,永遠不要忘記!本文想以老先生、佛教徒趙樸初的《寬心歌謠》作為結尾。人生是什麽?人們可能會從中得到壹些啟示。日出東海落西山,也有悲喜交加的壹天。人不在事情上糾纏不清,心裏就舒服,心裏就舒服。我喜歡每個月領養老錢,多多少少都喜歡。少肉多素,粗中有甜,細中有甜。不要挑新舊衣服,好衣服也禦寒,賴也禦寒。經常和知心朋友聊天,古今皆有。內心的孫兒孫兒也看著呢,孩子開心,女人也開心。壹家人互相安慰,窮人和富人。早晚努力鍛煉,忙碌樂觀,閑散樂觀。心胸寬廣,身體健康,不是神仙,但比神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