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祛暑養陰
立秋後,晝夜溫差增大。飲食上,要堅持祛暑,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醫學認為,秋季燥熱上升,容易傷津。因此,飲食上宜滋陰潤肺,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制品等軟食,益胃生津。我們還可以吃豆類,豆類也可以保護腎臟的健康,所以要經常吃。
考慮到天氣可能還比較熱,市民可以多吃蔬菜水果來消暑祛暑,還可以及時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代謝產物,從而清熱解毒。蔬菜要多汁,比如黃瓜、冬瓜、西紅柿、芹菜。水果宜與滋陰生津之品同食,如葡萄、西瓜、梨、香蕉等。但是我們並不適合多吃瓜,會導致脾胃出現問題,所以要選擇合適的食物來吃。
重在滋陰補虛
秋季是滋陰補虛的好時節,但秋季進補不能亂補。只有了解自己的體質,才能根據癥狀進行進補。如果呼吸淺短,聲音低沈,精神倦怠懶動,運動就會出汗,食欲下降,舌淡,屬於氣虛體質。用黃芪、黨參、西洋參做水或粥是最簡單的方法。如果面色蒼白,口唇蒼白,夜熱盜汗,皮膚幹燥,舌紅無苔,則屬於血虛體質。可以用當歸、紅棗、何首烏、桑葚來煮粥,在燉雞湯、燉肉的時候也可以加點,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以上,我們推薦開始秋季養生。我們可以發現這個時候我們有壹個很好的養生方法,這是非常關鍵的。首先要吃清淡的食物,壹定要以滋陰祛暑為主。同時要選擇滋陰,這樣才能更好的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