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是口號,不需要花言巧語,只需要壹點技巧和堅持。我們來看看吧!
吃好三餐,遠離假健康,回歸真營養;
運動50練肌肉,60練韌性,70練全身;
精神上贊美別人,欣賞自己;
防病慢性病,補短板,養正氣。
指導專家
吳濤,北京同仁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
丁敏敏,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社會體育指導員陳誌剛;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壹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彭國秋;
陳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咨詢中心主任。
規定飲食
遠離假健康,回歸真營養。
把握三餐,就不用買健康了。
每天吃適量的蔬菜、水果和幹果,1000 mg的鈣,根據自身情況和條件選擇合適的維生素和營養素。
中老年人有壹個大問題:人過了45歲,需要的能量就少了,吃的也比以前少了。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器官逐漸退化,但所需的營養並不缺乏。所以中老年人把握三餐是個技術活,不可能壹個人吃壹個東西。
如何遠離假健康回歸真營養?三餐怎麽吃?丁向建議道:
1,控制每日飲食總量,最好吃七八分。
2、五谷雜糧、果蔬、新鮮雞鴨魚肉、豆腐、蛋奶都可以吃。但是妳需要比年輕時攝入更多的鈣、鐵、鋅、蛋白質和維生素。
3.建議每天吃不少於1 kg的素菜,其中壹半是深色蔬菜。
4、鈣每天1000毫克,尤其適用於絕經後婦女。
推薦食物:牛奶、豆腐幹等豆制品、榛子、苜蓿、蝦、莧菜等。
做體操
50塊鍛煉肌肉
60練習韌性
70練全身
健身專家陳誌剛指出,中老年人不運動容易骨質疏松,但運動要適度:
45~55歲
這個年齡段的人可以適度增加運動量來緩解肌肉下降的速度。
事件:30~4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慢跑、遊泳、爬山、拳擊等。)可以安排每次練習。慢跑等有氧運動後,可安排3~5分鐘的爆發性運動,如快速沖刺50~100米,間歇做3~5次;遊泳後可連續做10~15次原地腹跳,做2~3組等。
頻率:每次練習應包括10~15分鐘的準備和整理活動。基本保持2天運動,1天休息的節奏。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隔壹段時間參加壹些球類等集體運動。
55~65歲
這個年齡段的人可以在運動中增加壹些柔韌性練習和柔韌性練習,延緩神經系統的衰退。
項目:有氧運動(如慢跑、遊泳、爬山、拳擊等。)每天可以安排20到30分鐘左右。身體充分熱身後,做拉伸運動或力量運動15到20分鐘。
頻率:每周可以鍛煉5~6次。
70歲了
過了這個年齡,身體機能大大下降,不適合長期鍛煉,鍛煉方式要更加適度。
事件:宜進行動作緩慢、強度可控的運動,如散步、太極等。
頻率:要縮短每次鍛煉的時間,增加每天鍛煉的次數,可以是每天1~2次甚至3~4次,每次鍛煉的時間可以根據身體的耐力持續20~30分鐘。
75歲以後
人老了就逐漸失去運動能力。不要運動太多,更不用說強迫自己。運動的原則是:能做什麽運動就做什麽運動。
項目:運動的幅度和強度要在耐受範圍內,最好有孩子在身邊監護。
頻率:每次鍛煉20~30分鐘即可,每天早晚各鍛煉3~4次,每天堅持。
智力
活在當下
心理平衡
修身養性
人每天都會自我清潔身體,也會定期體檢。其實他們也要每天保持自己的心理,經常問問自己心情好不好。
人到老年,養生重在養心養德。仁者長壽,就是這個道理。打好自己的牌,過好自己的生活。壹直活在過去的人抑郁,壹直活在未來的人焦慮。只有把握當下。陳教授說,中國社會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活好當下。
預防疾病
慢性病的預防
加強薄弱環節
滋養正氣
彭國秋教授建議,50歲時,重點是預防慢性病、腫瘤和急性損傷。
到了60歲,大部分人都覺得體力明顯不如以前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男性前列腺增生、女性卵巢功能衰竭等疾病正在悄然來臨。防止慢性病惡化尤為重要。建議:
每年至少做1體檢。不要扔掉每壹個測試結果,即使是正常的。這是壹個重要的參考。對於壹些指標異常的項目,要每3個月復查壹次。
人的健康不是由其最強壯的器官的功能狀態決定的,而是由其最虛弱的器官的功能狀態決定的;所以“互補”更重要。需要了解這個階段各器官的功能狀態,同時學習保健和急救知識,如動手心肺復蘇、氣管異物急救等。
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時間。盡量不要熬夜,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堅持均衡飲食和運動,盡量少吸二手煙,少喝酒。
中年容易發胖,但最多不要超過標準體重的10%。
遠離假健康,回歸真營養,做好三餐,比吃補藥強!提醒所有微信圈的朋友!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持權屬證書聯系本網站。
我們中國的酒文化很悠久,很多人喜歡喝酒。尤其是年底,酒局聚餐種類繁多。再加上春節期間,親朋好友聚會,肯定會喝很多酒。大家都知道酒喝多了不舒服,那麽喝白酒的時候,高酒精度和低酒精度哪個好,哪個不傷身?詳細說壹下,看看是不是和妳想的壹樣。
壹般年輕人聚在壹起,喜歡喝低度白酒,比如38-42度左右。在這個度數的白酒中,辣度相對較低,更容易被大多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