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清肺。應該是秋季收獲,盡量少吃蔥、姜等刺激性的產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秋天,肺金在順,肺金太盛則礙肝木,所以《金匱要略》有“秋不吃肺”之說
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飲食宜養陰潤肺。《飲食要開始》說:“秋燥,宜食麻以潤燥,不宜飲寒”。甚至還有人主張秋天吃生粥滋陰潤燥。總之,秋季可以適當吃些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制品、冬蟲夏草等軟食,益胃生津。秋季養生食譜有哪些?
食譜1,紅豆百合冰糖燉梨正好相反,適合上面說的虛寒體質的人。紅豆性溫,百合能稍微中和紅豆的火,這樣這個補品在秋天就不會上火,反而能提高免疫力,緩解手腳冰涼的人的感冒,特別適合北京剛斷供暖氣,春天氣溫沒那麽暖和的日子。
食譜二、冰糖燉梨秋季幹燥,早晚溫差大,如果不及時增減衣服,會引起感冒。冰糖燉梨潤肺止咳是秋季去火的好甜品,也可加入蜂蜜等調料,但胃虛、脾虛者不易多飲,否則會引起氣血虛弱、胃寒。
食譜3、銀耳枸杞女生要多喝補品,銀耳富含膠原蛋白且有美白的功效,多喝枸杞美容補血提高免疫力。
食譜四、果蔬汁秋天是補充維生素的季節,萬物都在發芽。如果我們想保持活力,我們應該多吃水果。果蔬汁在蜂蜜和白水中加入新鮮時令水果,是最適合的環保、營養、健康飲品,對通便、排毒、減肥都有壹定的作用。但不同體質的人要選擇適合榨汁的水果種類。
食譜5。冬蟲夏草菊花大棗枸杞粥秋季幹燥,是肺部疾病多發的季節。冬蟲夏草含有多種有效物質,能擴張支氣管,修復受損的肺細胞,具有補腎潤肺、止血化痰的功效。同時,冬蟲夏草中的蟲草素還能抑制肺部的細菌,對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多種肺部疾病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菊花是秋天的“花中仙子”。中國吃菊花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就吟詠“朝飲木蘭夕露,夕食菊花”。菊花氣味芳香,可以烹飪各種美味的食物。菊花可以幫助人體補氣、強壯、燥濕、排毒。現代醫學證明,菊花對現代人的高血脂、高血壓、亞健康等慢性病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功效。枸杞根煎劑可以降低血壓。枸杞茶具有治療體質虛寒、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脫發、口腔炎、美容的作用。體質弱、經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天天吃。枸杞有很強的溫補作用,高血壓和過於急躁的人最好不要吃。
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有補氣血的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疾病。大棗有保肝降血脂的作用。大棗雖然味甘無毒,但是濕熱,不能多吃,尤其是濕熱的。吃多了會出現冷、熱、渴、脹等不良反應。
食譜6、綠豆薏米鴨湯鴨肉性寒,除了滋陰養胃外,還能消毒清熱、利尿斂瘡,這是大多數溫性肉禽所不可多得的。所以初秋吃老鴨最有滋陰清熱、利濕消腫的功效。但專家提醒,鴨肉性寒,脾胃虛寒、腹部冷痛、腹瀉、寒性痛經者不宜多食。
食譜7。芋頭粉蒸排骨芋頭含有豐富的澱粉和營養,主要含有蛋白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軟滑易消化,有健胃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腸道疾病、肺結核、恢復期患者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好食品。
食譜8、香梨雙絲秋天天高氣爽,空氣中的水分減少。此時的人容易出現咽喉鼻幹、口幹口渴、咳嗽無痰、皮膚幹燥等“秋燥”癥狀。梨被譽為“百果之宗”,對秋燥有其獨特的療效。
梨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等。主要用於發熱津傷,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咽幹舌燥,或呃逆惡心,大便幹結,飲酒過度等癥。秋天每天吃兩個梨,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預防秋燥。梨還有清熱安神的功效,對高血壓、心臟病、口渴便秘、頭暈失眠多夢的患者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梨也是肝炎、腎病患者秋季的保健水果。
初秋吃蘿蔔可祛盛夏之火,農業諺語中有“蘿蔔落在頭上,菜落在頭上”的說法。還有壹句俗語叫“蘿蔔當茶,醫生氣得爬了壹地。”
蘿蔔有很多藥用價值,例如,它的種子可以幫助消化,化痰,平喘;葉子可以止瀉;蘿蔔的根,結種子,老死,叫地庫羅,能利尿消腫。民間流傳的“蘿蔔止咳消食水”就是源於此。蘿蔔的這種藥用效果與茶相得益彰,實屬難得。秋天吃蘿蔔喝好茶,對於消除夏季人體內積聚的熱毒,恢復神清氣爽,有醫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