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蘆薈扡插培養方法1。選擇蘆薈切葉。
首先要註意的是選擇最合適的蘆薈切葉。我們需要選擇壹個健壯的蘆薈,選擇最外面最強壯的葉子,註意為了增加扡插的成功率,壹定要選擇8厘米以上的葉子。拿壹把消過毒的刀切下來。
2.在陰涼處晾幹蘆薈的切面
剛割下的蘆薈葉不能插入土中進行切割。切之前壹定要在陰涼處晾幹切口。我們需要把蘆薈的葉子放在25℃的溫暖的地方,在陰涼處等待時間慢慢晾幹切面。當妳看到切面上長出壹層膜,就完成了。這個時間要看環境。環境幹凈溫度適宜5天就好了。如果環境不好,可能是半個月。
3.土地
花盆和土壤的選擇是蘆薈扡插培養中最重要的壹步。花盆底部需要壹個洞,可以透水。選擇疏松肥沃的土壤,或者買多肉植物專用土,但是我們需要在花盆底部鋪壹層碎石,避免堵塞底部的排水孔。
4.切割
最後,把已經準備好插枝的蘆薈葉插進土裏就行了,註意插進土裏的部分必須是葉片的1/3,至少兩厘米。把葉子直立起來,讓它們在不掉落的狀態下生長。澆壹點水,把土弄濕,只要等1個月,新的根就長出來了。
二、蘆薈切割註意事項1、註意清潔。
蘆薈扡插其實是壹種有風險的做法,成活率其實不高。因此,為了增加蘆薈扡插的成活率,我們必須非常註意清潔。無論剪蘆薈葉時,還是在陰涼處晾曬蘆薈切面時,都不能被細菌感染,否則前叉不會生根。
2、溫度適宜
蘆薈在切割時要非常註意適宜的溫度。溫度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最好保持在25 ~ 28℃。剛剪下來還沒生根的蘆薈就更弱了,壹定不要放在20度以下的環境裏。
3、保持土壤水分
蘆薈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水分,所以切的時候不能太幹。我們需要保持蘆薈扡插土的最小濕度,最佳含水量為50%半幹半濕,含水量壹定不能太多,否則蘆薈還沒生根,底部就腐爛了。
4.充足的光線
蘆薈扡插時需要充足的陽光,蘆薈扡插的葉子會對著太陽。只有經過陽光照射的蘆薈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向土壤輸送養分,促進生根。但註意,此時的蘆薈很弱,不需要強光,放在散光下的半多雲環境中即可。
結論: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蘆薈扡插培養的方法了。如果家裏有蘆薈的人,也可以試試上面的切法,試著種壹棵新的蘆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