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受傷275 36.37% 145 52.73%
肩袖損傷240 365 438+0.74% 65 438+0.22 50.83%
腳踝扭傷207 27.38% 102 49.28%
腰肌扭傷181 23.94% 108 59.67%
足跟痛162 21.42% 74 45.70%
大腿肌肉拉傷14118.65% 6042.55%
膝蓋韌帶扭傷103 13.62% 6462.38+04%
網球肘86 11.37% 46 53.49%
手指受傷79 10.44% 32 40.51%
小牛骨肉群品系51 6.74% 20 39.22%
眼部損傷253.3% 1.4%
骨折9 1.19% 3 33.33%
跟腱斷裂60.79%±3.50%
*重復受傷人數:在被調查的受傷球迷中,在運動過程中重復遭受此類傷害的人數。
從表2可以看出,手腕是最易受傷的地方,損傷患病率為36.37%,其次是肩袖和踝關節,損傷患病率分別為365,438+0.74%和27.38%。在職業運動員中,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腳踝和腳,這是職業運動員在訓練中過度運動造成的。在羽毛球健身愛好者中,手腕和肩袖容易損傷的主要原因是在打球時技術動作不規範。
在重復損傷次數中,發生率最高的是膝關節損傷,其次是腰肌扭傷、網球肘、手腕和肩袖。跟腱斷裂雖然數量不多,但重復損傷率卻達到了50%。所以在運動中也要註意這種損傷的預防。
2.3球迷在運動中容易出現的損傷及其改善措施。
2.3.1腕關節損傷
在羽毛球健身中,容易發生腕關節損傷。由於羽毛球的技術要求,在擊球、扣球、吊球、挑球、推球、拍球、勾球時,要求手腕有基本的後伸和外展動作。然後配合不同的技術點,快速伸直手腕鞭打擊球,或者手腕由後向內伸,手腕旋轉閃現切球。在這種快速的向後伸展和鞭打運動中,手腕不斷做出不同的動作。因此,三角軟骨盤,手腕的薄弱環節,不斷受到旋轉滾動的損害。所以在羽毛球運動中,球迷要特別註意手腕的準備。並且要長期堅持腕部損傷的預防。
改善手腕受傷的措施:可以用小啞鈴或沙瓶做手腕練習,增加手腕力量。次數和重量要根據個人情況控制,直到每次練習手臂酸痛腫脹為止,或者加大球拍重量練習8字左右,加強和提高手腕的肌肉活動能力。也可以用磚頭代替重物,還可以發展手指力量。運動時戴腕帶或用彈性繃帶加固。練習量視個人情況而定。
肩袖損傷
肩袖損傷也是羽毛球運動中常見的損傷。這是因為在所有的羽毛球技術中,無論是正手、反手擊球還是削球,其基本動作都需要右(左)臂同時向後拉,挺胸。當球落到額頭頂部時,上臂向右(左)擡,手肘在前,前臂自然後擺,手腕後伸,前臂迅速內旋,帶動手腕屈曲鞭抽。所以當肩關節無數次重復這個動作時,組成肩袖的四塊小肌肉就處於離心超負荷狀態,從而造成肩袖損傷。
所以,球迷在運動時也要註意熱身活動的充分性,在打球時也要註意技術動作的規範性。
改善肩關節損傷的措施:加強肩部力量訓練和搓肩拉伸訓練,在肘部放置壹定重量的物體,水平舉至肩高,1-2分鐘,每次4-6組。每組間歇時註意放松,放松時在肩部進行正壓、反拉、來回循環練習。
膝關節損傷
在調查中,膝關節是最容易反復發生的損傷。羽毛球運動中,經常會出現短距離反復突然改變方向,側身前彎,後伸,起跳,大步,後蹬。膝關節的穩定器不斷受到強烈的拉伸應力和牽引。壹旦壹個動作不協調,用力過度和疲勞往往會導致膝關節急性損傷。所以在羽毛球運動中,要特別註意這種重復率很高的丟球。
膝關節損傷的改善措施:采用靜態半蹲或負重靜態半蹲,增加該部位的力量。股四頭肌力量強的話,運動時承受負荷的能力就強,拉傷的可能性就小。在做加強力量的練習時,膝關節屈曲的角度可以從膝關節疼痛的角度開始,逐漸增大到不超過90度。每次鍛煉時間可以從5分鐘逐漸增加到半小時以上,練習時股四頭肌輕微抖動。運動時可以戴護膝。
網球肘
網球肘是所有球拍類運動中最常見的損傷。原因是肘關節周圍附著了許多控制手指、手腕和前臂運動的肌肉。羽毛球技術動作中,手腕屈曲、前臂旋轉等動作較多。如反手擊球,是通過腕屈肌和上肢旋前肌來完成的。肘關節在130~180度時,伸肌的合力最集中,外側韌帶也最緊。這時候如果用最大的力量去做投擲動作,可能會出現受傷的情況。所以在羽毛球運動中,要加強對肘關節的保護,預防網球肘的發生。
網球肘的改進措施:
1.打球前充分活動所有關節,打球前擺動幾分鐘,開始打球時逐漸加大力量,尤其是冬天冷的時候。
2.加厚球拍柄。壹般來說,廠家生產的球拍總是最薄的,這樣誰都可以用。但對大多數玩家來說,它們肯定太瘦了。握拳時肘部肌肉超負荷。增粗可以明顯減輕肘部的肌肉負擔。
3.戴護肘。
4.放松握桿,擊球時不要讓手肘太直。
5.逐漸增加力量練習。
此外,運動量突然增加時經常出現肘部疼痛,應避免突然延長打球時間。
腳踝受傷
相關資料研究表明,運動中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支撐腳不穩、技術動作差、練習受傷、起跳動作錯誤、熱身活動不充分。在羽毛球運動中,踝關節將用於全場運動、跨步支撐和落地。因此,愛好者有必要了解和掌握預防踝關節損傷的方法。
扭傷腳踝後千萬不能繼續運動。不能馬上揉,也不能在沒有檢查傷勢嚴重程度的情況下馬上用冷水沖洗止血。因為洗的過程中腳踝會很快腫起來,如果傷勢嚴重,會給治療帶來麻煩。在沒有檢查傷勢嚴重程度的情況下,不能用藥物包紮,因為有些會有皮膚反應。無法進行必要的手術治療,從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受傷後立即用拇指按壓痛點(韌帶斷裂的部分)止血。壹般扭傷不嚴重的話,可以通過停止運動10-20天恢復。但是妳必須停止移動。嚴重者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腳踝受傷的癥狀:
腳踝受傷根據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癥狀:
1外踝受傷時,外踝前下凹陷處有不同程度的腫脹或皮下淤血。
嚴重者患足無法支撐或站立,單純韌帶撕裂,壓痛多在外側踝下。
3合並撕脫骨折時,踝關節處有明顯的局部壓痛。
慢性踝關節勞損表現為準備活動時疼痛,活動後緩解,大量運動後加重。我的腳踝感到疼痛。
踝關節損傷的預防及改善措施:
1.運動前註意熱身,註意鞋子的松緊(不要太松)。
2.註意避免運動時過度疲勞和絕望。
3.盡量少跳。
4.加強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練習,如擡腳跟、走趾、跳趾等。
踝關節損傷後,要及時檢查診斷,避免誤診導致慢性病理過程。
2.3.6腰肌扭傷
羽毛球的技術特點要求腰部處於不斷的過屈(如沖刺接球、大步接球、網前擦球)或過伸(如扣殺球、後場高球)。在反復做這些動作時,腰部非常脆弱。球迷註意力不集中,肌肉過度放松,技術失誤,熱身活動不充分,都容易造成急性腰扭傷。
急性腰肌扭傷時,腰部有持續性局限性疼痛,活動困難。咳嗽、打噴嚏時癥狀加重,第二天可能因局部出血、腫脹、腰痛而更嚴重。有的只是稍微扭了壹下腰,當時並沒有明顯的疼痛,但是休息後第二天就感覺腰疼了。限制腰部活動。不能直立,傾斜困難,後仰和扭轉,咳嗽和打噴嚏都會加重疼痛。腰肌扭傷後立即出現壹側或兩側疼痛;有時,疼痛可在受傷後半天或壹夜之間出現,腰部活動受阻。靜止時疼痛略輕,活動或咳嗽時疼痛較重。
當出現急性腰扭傷時,立即停止運動,嚴重者立即送醫院。防止因延誤治療而變成慢性。扭傷初期宜睡硬板床。註意保暖和休息。嚴重者,休息2-3周。痊愈後應盡量避免再次扭傷,必要時可采取寬腰帶護腰。
-
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吧。我的手和肩膀目前沒什麽問題,可能還是打得少。下面的話題是關於膝蓋的。
之前膝蓋有舊傷,主要是外傷和籃球。我大學的時候還好,每年工作後都會痛壹段時間,尤其是去年65438+10月的九六月份。雖然不是特別嚴重,但還是抑郁了。後來才知道,這種類型的膝蓋傷基本沒辦法痊愈,要註意保暖,避免運動拉傷。物理治療主要集中在加強股四頭肌運動。人體骨骼和肌肉最復雜的結構是關節,最大的關節是膝關節。關節不僅對身體運動有影響,而且由於與淋巴系統密不可分的關系,還可能引起身體免疫系統的疾病,導致免疫力低下,不能掉以輕心。
膝關節是人體最脆弱的部位,自然界就是如此。在過去,人類祖先像其他動物壹樣用四肢支撐身體。後來由於種種原因,人類在600多萬年前開始直立行走。可惜的是,人體進化的速度沒有大腦快,導致我們在解放雙手的同時,脊柱和膝關節的負擔也很大。人在運動時,膝關節要承受數倍於身體的重量。考慮到膝蓋的受力面積,大概是6~8倍。什麽概念?如果妳的體重是100 kg,妳的膝關節在運動時要承受600 kg到800 kg。我們在生物學上不做太多研究,只要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膝蓋很重要,堅硬,脆弱,受傷。
有哪些東西會讓膝關節疼?首先,著涼會直接導致關節疾病、關節炎和滑囊炎。簡而言之,有炎癥,這是在膝關節的復雜結構之間。壹旦它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它的功能。美國女性體格健美,抗凍,冬天常穿短裙,但四五十歲患關節病的人很多,這是受涼的惡果。二是運動損傷。我知道有兩種運動對護膝的傷害很大。a .負重深蹲,完全直立深彎時關節容易受傷。舉重運動員膝蓋好的不多。不,應該說沒有好的。b .膝關節側向受力,關節不吃側向力。這裏有壹個竅門。當運動時腳尖方向與膝蓋方向不壹致時,會受到側向的壓力。另外,大負荷、長時間運動會對關節造成很大壓力。
如何保護我們的膝蓋?首先參考上壹段,反其道而行之。妳應該穿厚褲子,註意鍛煉。其次,鍛煉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和韌帶,主要是股四頭肌,前面提到過。最後,運動前壹定要熱身。體溫高的時候,膝關節很容易分泌關節液,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
如何治療已經損傷的膝關節?我們去看醫生吧~重的要手術,輕的要吃藥。像我這種,要貼膏藥,熱敷。說實話,關鍵是平時要註意保護。如果妳真的有問題,不要害怕去醫院。膝蓋壹旦出現問題,現在不嚴重,不保證以後不嚴重。越早發現越好。
以上是我的親身經歷。我不是學生物和醫學的,所以不能走太遠。如果有什麽謬誤或者誰有更好的看法,請告訴我~
最後,“生命在於運動”,希望大家都能快樂、健康、可持續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