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解讀生態養生的六大板塊

解讀生態養生的六大板塊

《生態保健解讀》對生態保健桶理論的六大板塊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解讀,共分六章。

第壹,生態情感健康

所謂“情誌”,是指人對外界客觀事物刺激的情緒反應,中醫概括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懼、驚。情緒養生法主要是指通過自我調節自己對外界客觀環境或事物的情緒反應,改變自己錯誤的思維方式,把自己的情緒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使之健康長壽的方法。中醫的情誌保健主要強調以下幾個方面:壹是戒驕戒躁,即註意避免自己驕傲急躁,保持心態平和;二是要善於調節情緒,也就是要善於化解不良情緒,使自己的情緒達到最佳水平;第三是忌三害,即避免日常生活中的懶散、怨恨、生悶氣。

生態情誌保健是以傳統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心理學理論和實踐的最新成果,通過神、自然、氣的和諧修養,達到平衡七情、平定五情、消除疾病、延年益壽的系統保健理論和方法。

二、生態飲食健康

現代營養學認為,只有全面合理的膳食營養,即均衡飲食,才能維持人體健康。在世界飲食科學史上,中國最早提出膳食平衡的觀點。寫於24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曾記載“五谷滋養,五果幫助,五畜受益,五菜充盈,氣味合而補精”,“五谷蔬果皆食養,亦害之”。

“五谷為補”是指以粟(黍)、豆(糯米)、黍、麥、米等五谷雜糧和豆類作為滋養人體的主食。小米(小米),小米,小麥,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豆類富含蛋白質和脂肪。谷物和豆類壹起吃可以大大提高營養價值。我們人的飲食習慣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要熱能來源,而人的生長和自我修復主要依靠蛋白質。所以,全谷物餵養是符合現代營養學觀點的。

“五果有助”是指棗、李、杏、栗、桃等各種水果和堅果,對健康和健身有幫助。水果富含維生素、纖維素、糖類、有機酸等物質,多生吃,可避免因烹調而破壞其營養成分。有些水果如果飯後吃可以幫助消化。因此,烏果是均衡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輔助食品。

“五畜有益”是指牛、狗、羊、豬、雞等多種畜肉。,對人體有益,可以補充主食谷物的營養不足,是平衡膳食的主要輔助食品。動物性食物多為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並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是人體正常生理代謝和增強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物質。

“餡五菜”指的是葵花、韭菜、蔥等蔬菜。各種蔬菜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成分,能增進食欲,滿足饑餓感,幫助消化,補充營養,防止便秘,降低血脂、血糖,預防腸癌,因此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這些古雅的記載,是中國先賢提出的平衡膳食養生理念,有著深刻的科學道理,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與現代營養理論和實踐壹脈相承,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觀點和方法相通。但受當時條件和環境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五畜”是指家畜飼養的動物,但不包括現代人普遍食用的水產品。

第三,生態體育健康

鍛煉筋骨、調節氣息、寧心安神、疏通經絡、疏通氣血、調理臟腑等傳統體育鍛煉方法,以及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永恒追求,統稱為生態運動養生,又稱傳統健身。在五千多年的歷史演變中,中華民族積累了許多獨具中國特色的功法,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氣功、易筋經等。它以中醫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等方面的理論為基礎,以養精、練氣、調神為鍛煉的基本特征,強調思想、呼吸、肢體動作的協調,註重內外兼修、身心發展的養生保健。

傳統養生術經過歷代養生專家的不斷總結和補充,逐漸形成了鍛煉四肢、自我按摩練形、呼吸吐納、調整鼻呼吸練氣、靜心養神練意的養生方法。而且就每壹種具體的養生方法而言,它總是與身、心、氣相融,總是與精、氣、神相練,尤其是與神、氣、神相練,幾乎貫穿了所有的傳統運動養生方法。

傳統的運動保健法,在歷代保健專家的不斷總結和完善下,形成了壹套系統的理論、原則和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健身、治病、延年益壽的效果。傳統的運動保健法非常重視身體內外的和諧與適度。生態運動保健在梳理傳統運動保健法的基礎上,向人們推薦其有效的運動技巧,以實現全民健身、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美好願景。

第四,生態生活與養生

生活養生法是指人們遵循傳統養生原則,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達到健康長壽的方法。居住養生包括居住環境、居室結構、居室環境與氣候、生活規律、作息適度等。

中國傳統的日常養生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2000年前,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日常生活與養生的論述:“古之人,知之,學之陰陽,適可而止,生活有規律,不操之過急,故能與神和諧,壽終百歲。”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人們逐漸養成了生活規律、飲食適度、勤洗澡、掃庭院、殺蟲滅鼠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形成了壹套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和健康長壽做出了貢獻。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壹,居住環境是指人們居住的周圍的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居住地的自然環境與人們的健康密切相關。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是人們最理想的生活環境。因此,在選擇居住環境時,應盡量選擇那些自然環境優美、高爽幹燥、空氣清新、水質優良、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遠離有水汙染、空氣汙染或輻射汙染的地區,以保證居住環境的舒適和安全。現代城市居民在居住地的選擇上,除了交通便利、生活和社會服務設施齊全外,最好選擇陽光充足、樹木蔥郁、空氣清新、濕潤清爽的地區。

二是房間結構,指的是房間內部結構的分布。客廳結構主要包括客廳朝向、客廳空間、客廳布置。就我國的地理位置而言,壹般坐北朝南比較好,有“冬暖夏涼”的好處,也有利於室內采光、通風和溫濕度調節。房間空間的大小要合理,過大不利於采光和保暖,也不利於濕度和溫度的調節;太小不利於空氣的流通。近年來,城市客廳內部結構逐漸向大客廳、小臥室方向發展。客廳是全家人生活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應該是大眾化的,寬敞的,明亮的,優雅的,大方的。臥室是家庭成員的個人生活空間,要突出個性化的特點,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進行裝修,以舒適安靜為宜。臥室的房間要根據房間的使用功能合理布置。以睡眠為主要功能的臥室應選擇安靜舒適,房間面積相對較小的房間。以讀書學習為主要功能的書房,應選擇陽光充足、寬敞明亮、安靜雅致的房間。

第三是生活環境和氣候。臥室的布置要以主人的個人愛好為準,但壹般來說,臥室的布置要實用,盡量簡潔優雅,不能華而不實。客廳墻面的色調對人的情緒有壹定的調節作用。淺藍色或淺綠是冷色調,給人清新、寧靜、安詳的感覺,有緩解情緒、調節血壓的作用,比較適合神經緊張或患有高血壓、失眠的人。淺橙色(紅色)和淺黃色是暖色,給人溫暖、刺激、溫暖的感覺。壹般情況下,客廳以暖色為主,臥室以冷色為主,根據主人的愛好適當調整。客廳環境的汙染主要來源於建築裝修材料和廚房燃氣,所以裝修時要盡量使用環保材料,廚房要有通風裝置。日常生活中,要經常開窗通風,讓室外新鮮空氣進入室內,使室內空氣流通。

第四,日常生活有規律,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要符合自然界晝夜、朝夕、春夏秋冬的變化規律,要持之以恒。傳統養生理論認為“精、氣、神”是生命的三寶,神是生命的主宰,能反映人體臟腑功能,反映生命活力。所以有“不在者死,得神者活”之說。人們有規律的日常生活和合理的作息。它們的主要作用是維持人的精神,使人精神飽滿,面色紅潤,眼睛明亮,精神飽滿。所以清代名醫張茵安說“起居有規律,養其精神”。日常生活中長期無常,勞逸結合,會使人無精打采,面色蒼白,目光呆滯。

第五,適度的作息是指勞動強度和休息要符合身體生理機能的要求。傳統養生理論認為,日常生活中正常勞動是必要的,不僅有利於人體氣血運行,而且有利於強身健體,預防疾病。但是過度勞累對健康有害。所謂“過勞”,就是過勞有害健康,過勞有三種:過勞、過勞、過勞。過度勞累(即腦力勞動過度)消耗傷心血,導致失眠、多夢、心悸、健忘。過度勞動(即體力勞動過度)消耗活力,出現精神疲勞、懶惰、四肢無力等癥狀。過度勞累(即性生活過於頻繁)消耗精氣,導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性功能下降。所以,無論是腦力勞動、體力勞動,還是性生活,都要有所節制,避免過度勞累,損害身體。傳統養生也認為,過度放松(即完全不參加或很少參加勞動或體育鍛煉)會使人體氣血運行緩慢不暢,脾胃消化功能減弱,氣血生成不足,正氣減少,抗病能力降低,食欲不振,情緒低落,易患疾病。所以根據自己身體的具體情況,適當的勞動和休息有益於健康長壽。

在梳理中國人日常生活傳統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環境科學和生物科學的最新成果,緊扣日常生活主題,生態日常生活是壹種簡單可行的保健理論和方法。

五、生態中藥/保健食品健康

生態中醫/保健食品養生理論來源於“藥食同源,藥食同源”。藥王孫思邈說:“活著的根本是食物,不懂食療的人,壹輩子都不夠吃。”生態中醫/保健食品的前提是充分分析不同人群的生理特點和個性、個性的健康問題。壹、選擇安全無毒無任何副作用的生態保健食品,彌補正常飲食無法達到的保健效果。比如已經實施了生態養生五術,但仍未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態者,進壹步服用毒副作用相對較小的中藥(中成藥或名老中醫驗方湯)進行調養和診療。中醫的療養、診斷和治療有著非常獨特的中醫理論基礎。如果通過中醫辨證施治,只根據表象和癥狀合理用藥,或者隨便服用中成藥,不僅不可能達到保健的效果,而且還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生態保健食品應具備以下突出特點:壹是原料純度高、安全性好,是國內外公認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物質。不追求新奇,更不用說追隨時尚。壹種新的物質或成分可能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但由於沒有足夠的效果和安全性驗證讓人長期服用,即使是萬分之幾的副作用率,對個人使用者來說也是100%。選擇純天然原料,不含任何化學合成成分,如海洋生物、食用菌、天然植物或中藥原料,前景不錯。二是目標人群明確具體,針對性強。在充分考慮和分析人群特點的同時,非常重視身體的完整性。同時,保健功能的理論依據充分,可調節的生理功能全面,實驗數據可靠。從細胞代謝、微生態平衡、免疫調節、自由基代謝平衡、脂質代謝、酸堿平衡六大系統開發的保健食品,前景廣闊。第三,遵循整體性和系統性原則,以復合天然保健食品為主線,采取綜合幹預方案,調理機體亞健康狀態,防控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

六、生態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可以獨立於其他五種養生技術,與其他五種養生技術的理論和方法密切相關,順應壹年四季氣候變化規律是養生保健、健康長壽的根本。所以作者在其他養生技術章節中講解了生態四季養生的理論和方法,這裏就不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