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夏季養生首先要養心,導致心陽不足,脾胃虛寒。

夏季養生首先要養心,導致心陽不足,脾胃虛寒。

夏季是壹年中最熱的季節,自然界的陽氣最旺盛,熱以陽的形式存在。黃帝內經說:火和水也是陰陽的標誌。熱是火的本性。中醫最重要的觀點之壹就是“天人合壹”。人是天地的壹部分,順應自然規律是自然的。

《黃帝內經》系統論述了四時養生的要點,其中夏季養生的要點在於養心。“夏三月,這是香秀。天地相通,萬物華而不實,夜臥早起,貪得無厭日頭,誌不怒,華英作秀,怒不可遏。如果她在外面愛她,這個夏天應該是養她的方式。反倒是可悲,秋天是瘧疾,受助人少,冬天至日重病。”

中醫認為,心臟是五臟中最重要的器官,掌管人體陽氣和生理功能活動,故稱“君之官”。五行中心是火,陽是最旺盛的。壹旦心陽受損,人體陽氣就會虧虛。心在四季中與夏天相連,所以夏天是養心的最佳時機。

夏季人體順應自然,人體的陽氣逐漸從體內移到體表。人體要盡量遵循自然規律,多做壹些戶外活動,促進陽氣向外傳遞,以促進陽氣旺盛。在這裏,陽被提了出來,這就是陽的心。《傷寒論》也繼承了《黃帝內經》的理論:“五月,陽在面”,體內陽氣總量是壹定的。體表散多了,身體就相對不足了。夏天,人們更喜歡冷食和水果,脾胃中的陽氣最容易受到這些傷害。

夏天經常會看到壹些腹痛腹瀉的患者,大多是飲食偏寒引起的。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姜,壹年四季不用開藥”的說法。小時候對這句話很不解。夏天天氣熱為什麽要吃這麽辣的姜?用中醫解釋就是這麽簡單。生姜性溫,味辛,能激活人體的陽氣,使陽氣移至體表,故為人體之陽。生姜也是溫的,能暖胃陽,祛胃寒。它是壹種非常重要的藥物,也非常容易使用。中醫很多藥方都是以生姜和大棗為原料的。

科學技術給現代社會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嚴重影響人體氣機的正常運轉。不是說這些不好,而是說多了就是害。現在夏天很多地方的空調溫度低至17度,讓人冷的難受。很多人手腳冰涼,骨頭疼。在夏季,正常的運行模式是人體的陽氣暴露在體表。當溫度降低時,陽氣回縮到體內,這是不正常的,使陽氣無法生長,從而損害人體的陽氣。但是,不代表禁止吹空調。壹要避免溫度過低,傷害已經在體表的陽氣;第二,避免空調直接吹。這個時候,不僅是空調產生的寒冷,還有風,混著寒邪,更快傷人;無論需要多長時間,壹切都會從量到質的轉變,而時間是從量到質的關鍵因素。

夏季氣候炎熱,吃的食物要盡量避免。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水果飲料最容易傷脾胃,盡量避免。水果生在當季,自然是可以吃的。當然也可以少量食用。不太現實,也不符合中醫的思維。不過可以稍微吃壹些辛辣的東西,切忌過量,會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