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句諺語:“菜花黃了,癡呆旺了”,意思是精神病在春天容易發作。觀察和臨床資料表明,冬去春來,低氣壓中心出現時,由於氣壓驟降,氣溫相對升高,出現悶熱的天氣,往往使人感到不知所措,精神萎靡不振。孩子容易被激怒,引起騷動、暴怒、哭喊;成年人也會表現出坐立不安和工作效率低下。暖峰過後,正常人情緒波動;抑郁癥患者對暖峰、暖空氣特別敏感;神經質患者在天氣變化前會感到煩躁、失眠;精神病患者可能有易怒、狂躁和沖動行為。當冷空氣經過時,精神分裂癥傾向於僵硬或亞僵硬。這種情況往往藥物難以控制,需要等待氣象條件相對穩定,多發季節過後病情才會緩解。
人們對自然環境、天氣和氣候非常敏感,尤其是老人、體弱的婦女和兒童。氣象變化會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變化,但壹般不會引起疾病。只有當人體的抵抗力因為某種原因下降,無法適應天氣變化或者天氣變化異常劇烈,超過人體的適應能力時,才會導致或誘發疾病。
多姿多彩的自然環境給人多種感受,會引起不同的情感體驗。根據顏色的心理效應不同,顏色可分為暖色和冷色。暖色,如紅、橙、黃,給人溫暖、燦爛、刺激的感覺;綠、青、藍、紫等冷色給人壹種寧靜、冷峻、脫俗的感覺。研究發現,在正常情況下,特定的顏色可以引起相應的心理感受和情緒體驗,進而影響生理狀態。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有壹座黑色的伯利弗橋。許多人在這座橋上投河自殺,而不是在這個地區的其他橋上。但當這座橋被漆成綠色後,自殺人數迅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