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要重視素食
潤燥補脾
仍然需要充足的睡眠
秋季健康
秋分的幹燥不同於千禧年的幹燥。秋分的幹燥是涼爽的,千年的幹燥是溫暖幹燥的。“燥傷肺”,所以要註意多吃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以多吃些苦、潤或有降肺氣作用的蔬果,尤其是白蘿蔔、胡蘿蔔。但也不要吃得太多,撐得太多,以免造成胃腸停滯。
?滋補品,不要過量。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在是秋季進補的好時機,但秋分進補不宜過多,要適量。避免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了自己;避免推崇補藥,過度濫用補藥可能導致興奮過度,血壓升高;進補要區分虛實,虛癥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只有對癥下藥,才能補身體。
?秋分灸祛虛寒
目前天氣漸冷,燥邪、寒邪、感冒的數量逐漸增多。人體毛孔收縮,免疫力下降,感冒、風寒、咳嗽、腹瀉、腰酸背痛、過敏性鼻炎等虛寒癥狀也時有發生。秋分時節,借助陰陽的變化,艾灸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溫陽散寒,扶正培本,增強免疫力,潤燥。
?早睡早起,生活規律。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趨於收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隨著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而變化,故宜早睡早起。早睡符合收藏陰精養“閉”氣;早起符合陽氣的松弛,使肺氣得到舒展。夜越深,寒氣越重,容易侵入體內,為腰腿疼痛埋下隱患,也導致咳嗽等疾病。
?適度運動,輕松溫和。
秋季養生,以“收獲”為主。運動應選擇輕松溫和、運動量小的項目,如散步、打太極拳、騎自行車、跳舞等。,防止出汗過多,陽氣流失。運動時,最好是全身微熱,尚未出汗。可以停止出汗,不要大量出汗,這樣可以得到鍛煉,避免寒氣通過毛孔進入人體,引發疾病。運動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最好在太陽升起後開始,太陽下山前結束。
?調理心情,放松心情。
秋季日照減少,氣溫逐漸下降,花木枯萎。有些人容易憂郁、悲傷,導致體內分泌紊亂,產生疾病。所以要註意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心態平和,心情舒暢,以適應秋天的平靜氣氛。這個時候,最適合的運動就是登山。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登高望遠,固然開心,但也鍛煉了身體,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秋分
秋分過後,很多人開始糊秋肥。秋膘的糊法有很多種。大魚大肉並不是必須的。只要食材選得好,吃素可以更好的養人。
大家都知道脾是後天之本,要健脾養胃。
蘇三寶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各種水果和蔬菜都在那個時候。大棗、紅薯、蓮藕很普通,卻是保健之寶。接下來,我們來學習壹下這三種食材的優點是什麽。
1.棗
紅棗是壹種重要的滋補品,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壯陽、補血的功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大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用於治療脾虛食少便溏,氣血不足等癥。常吃大棗可治療身體虛弱、神經衰弱、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疲勞咳嗽、貧血消瘦等,養肝防癌的作用尤為突出。有句話叫“三棗失色,百歲不顯老”。
2.紅色土豆
雖然紅薯的學名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前,紅薯幾乎成為了大米、面粉等主食的替代品,尤其是在饑荒的年份,更是我們的祖先賴以生存的食物。紅薯不僅是生物,也是養生之寶,被譽為“長壽食品”。在中醫眼裏,紅薯還是治病的良藥。能保持血管的彈性,對防治老年人習慣性便秘、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非常有效。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紅薯能補虛損,健脾開胃,強腎陰”,《本草綱目補遺》說紅薯能補中,活血,暖胃,養肥五臟。
3.蓮藕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蓮藕稱為“靈根”,味甘,性寒,無毒,被視為祛瘀生津之佳品。
生蓮藕有化瘀清熱、止渴止血(流鼻血、血尿、便血、崩漏等)的作用。),化痰等疾病。蓮藕煮熟後,其性由涼變溫,失去了祛瘀清熱的功能。而是具有健脾開胃、止瀉固精、養血補五臟的功效,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
秋分吃什麽水果養生?
1.甘蔗
甘蔗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解毒透疹的功效。秋季陰虛肺燥導致咳嗽,吃甘蔗最合適。甘蔗汁是甜的,是最好的水果。據分析,甘蔗的汁液約占70%,含糖量可達17%,因此有“糖漿倉庫”的美譽。其中所含的糖大部分是蔗糖,其次是葡萄糖和果糖。
2.葡萄
葡萄是人們喜歡的壹種水果,因為它顏色美麗,氣味芳香,酸甜可口,開胃消食。同時,葡萄營養豐富,不僅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還含有氨基酸、維生素C、鈣、鐵等營養成分。其中多種多酚類物質,如原花青素、花青素等,抗氧化性能優異,比維生素c高出65433。
檸檬
中醫認為檸檬味酸,微甘,微寒,入肺胃。根據營養學,檸檬含有糖、檸檬酸、蘋果酸、檸檬酸、橙皮苷、柚皮苷、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鈣、磷和鐵。檸檬能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化痰止咳。
4.香蕉
香蕉是寒性水果,不適合多吃,容易發胖。從中醫角度來說,香蕉味甘性寒,能清熱潤腸,促進胃腸蠕動,但不適合脾虛泄瀉。凡事總有合理的解釋。香蕉性寒。按照“熱者涼”的原則,最適合燥熱的人。痔瘡出血的人,燥熱胎動不安的人,都可以生吃香蕉肉。
5.山楂
山楂因含有三萜酸和黃酮類物質,也被稱為降血壓、降膽固醇的“小專家”。中醫認為,山楂味酸甘,微溫,能幫助消化,健胃,行氣活血,止痢降壓。生山楂還有消除體脂,減少脂肪吸收的作用,減肥的人可以多吃。
6 .梨
秋分可以多吃梨。雪梨為寒性水果,有潤燥降火的功效。秋天幹燥的時候,吃梨是最好的選擇。梨被譽為“百果之宗”。秋季氣候幹燥,人們經常感到口鼻幹燥,皮膚瘙癢,容易出現幹咳、痰少等不適。此時,每天吃壹兩個梨,可以有效緩解秋燥,有益健康。
7 .柚子籽
柚子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通便的功效,能促進傷口愈合,對敗血癥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此外,柚子中含有糖皮質激素這種生理活性物質,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減少血栓的形成,因此對腦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如腦血栓、中風等。鮮柚肉因含有類胰島素成分,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8.橘子
柑橘富含檸檬酸、維生素和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元素。具有生津止咳的作用,用於治療胃腸燥熱;具有和胃利尿的功效,用於腹部不適、排尿困難等癥;具有潤肺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肺熱咳嗽。
9.荸薺
荸薺又名馬蹄,有“地下雪梨”之美譽荸薺味甘、寒,有清肺利咽、燥濕化痰的功效,對預防秋燥咳嗽、咽喉不適、口渴等有壹定作用。除了生吃,還可以煮、炒、烤、煨。但菱角不易消化,脾胃虛寒、消化功能差的人、兒童和老人不宜多吃。
飲食宜忌
?保濕成分
這些成分富含膠質。
銀耳、百合、海帶、芝麻、山藥、南瓜、桃膠、蘋果、香蕉。
?甜的和冷的配料
甜味成分大多有滋補作用,而寒性成分則有斂肺的作用。
甘蔗、菱角、梨、柿子、桑葚、蓮藕、竹筍、黃/綠豆芽、蕎麥、綠豆、豆腐、莧菜、菠菜、黃花菜、絲瓜、茄子、薺菜、蘑菇、羅漢果、菱角。
?酸味配料
它有收斂的功能。
柑橘類水果(尤其是柚子)、烏梅、山楂、獼猴桃、李子、石榴、番茄、白蘿蔔。
?溫熱的配料
糯米、高粱、蘆筍、韭菜、芥菜、南瓜、山楂、桂圓肉、石榴、核桃、大棗、栗子、松子、紅糖、醋、玫瑰、桂花、茉莉。
?少吃:
花椒,蔥,姜,辣椒,油炸,油膩。
飲食宜溫、軟、淡、素,做到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切忌生冷、過熱、過硬、刺激性食物。蒸、燉、燒、炒都適合烹飪。
?避免進食:
豆芽、豌豆苗、苜蓿芽、生大蒜、芹菜、生蜂蜜。
方:『不要吃豆芽(如豆芽、豌豆苗、苜蓿芽等。),這會傷害人的神經,使人喘氣,使人氣短。”不要吃生蒜,生蒜讓人生壞疽。」
秋季食譜
番茄豆腐
成分:
豆腐1塊,甜豆莢6個,姜1塊,紅甜椒1/4塊,西紅柿2個。
調料:
a鹽少許,水120cc,醬油1湯匙,糖1湯匙,白胡椒粉少許。
B.適量的白粉水
練習:
1.將豆腐切成小塊,放入鍋中用少許油炸至金黃色。
2.將甜豆莢、紅甜椒、生姜切成菱形片;辣椒切片備用;將西紅柿切成丁備用。
3.熱鍋,加入1小勺色拉油,然後加入方法2的材料中火翻炒。
4.加入調料a,中火煮至湯汁稍收,再勾上白粉水。
蔬菜、紫菜和米飯
成分:
壽司海苔1片,米飯半碗,壽司醋1湯匙,壽司用甜蘿蔔適量,彩椒適量,黃瓜適量,生菜適量。
鱷梨沙拉醬:
牛油果1,橄欖油2湯匙,鹽1茶匙。
練習:
1.挖出鱷梨肉放入容器中,加入橄欖油。
2.加入鹽,攪拌均勻。
3.用攪拌機攪拌成很好的果泥。
4.將彩椒、黃瓜和生菜洗凈切絲。
5.將切好的蔬菜放入容器中,加入鱷梨沙拉醬。
6.攪拌均勻,放在壹邊。
7.將熱米飯倒入壽司醋中。
8.用勺子攪拌均勻。
9.壽司海苔鋪在壽司簾上。
10.將大米均勻攤平。
11.壹端用調味蘿蔔和蔬菜混合黃油和果醬。
12.將壽司簾自下而上卷起,邊卷邊捏。
13.打開壽司簾,取出卷好的紫菜包飯。
14.將刀片浸在冷水中,將紫菜包飯切成段。
桂圓紅棗小米粥
成分:
小米、桂圓、紅棗、枸杞、紅糖。
練習:
1.將紅棗、龍眼肉、小米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沸。
2.轉小火慢煮30分鐘,再加入少量紅糖,攪拌均勻,煮10分鐘。
3.加入枸杞,小火燉10分鐘。
荷花百合粥
成分:
蓮子、百合、枸杞、冰糖、大米。
練習:
1.將百合和大米分別洗凈,放入鍋中。
2.加水,小火煨。
3.百合、粳米熟時,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茶樹菇凍豆腐湯
成分:
茶樹菇3顆,紅棗,無花果,枸杞,生姜,凍豆腐。
練習:
1.茶樹菇洗凈,用溫水浸泡1小時。不要把泡好的水倒掉,壹起燉湯。
2.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加入2升水,用武火煮開,小火燉2小時。
選題/碼字/找圖/評分/編輯/排版/審核/修改/定稿/推送
看似簡單,其實遠沒有妳想的那麽容易和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