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18歲,最近左手麻木。

18歲,最近左手麻木。

妳的病是頸椎病引起的。根據妳的癥狀和妳的年齡,看起來像是神經根型頸椎病。供妳參考,我現在把頸椎神經根病的資源發給妳,不過我覺得妳應該有頸椎CT片檢查壹下。等結果出來了我再給妳治療。

副神經根型頸椎病資料

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男性多於女性,分別占各類頸椎病的56%和7%。重力工多,起病慢,有時由壹定程度的損傷誘發;也可誘發過度低頭和長期低頭。可以是單邊的,也可以是雙邊的。是頸椎後方的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所致。它的癥狀是疼痛。疼痛為絞痛、鈍痛或灼痛,頸部功能障礙,影響工作和睡眠。

病因和發病機制

由於頸部特殊的解剖結構,長期承重的顱骨,協調性和大範圍的活動,頸椎在伸展和屈曲時,以及左右旋轉和側彎時,承受的沈重應力是變化的。如果頸部姿勢不好,長時間疲勞,容易造成頸部肌肉、韌帶等軟組織勞損。頭頸部外傷,或感風、寒、濕、內傷、頸椎關節退行性病變、炎癥刺激等。,導致頸肌痙攣,破壞頸椎的平衡受力,或頸部活動超出正常範圍時,顱骨在輕微外力作用下可引起椎關節的旋轉、移位,頸椎間盤受此類外力影響,出現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甚至髓核從後方出來,壓迫或刺激神經根,出現臨床癥狀。同時也加速了頸椎關節的病變,導致頸椎解剖位置的改變,造成頸椎不穩,代謝性骨質增生。如果發生壓迫或炎癥刺激,會引起神經根型頸椎病。比如魯什卡關節骨質增生可引起椎間孔變窄;頸椎關節脫位引起的創傷性勞損或出血,阻滯經絡,瘀血氣滯,誘發根套組織肥大、粘連、纖維化,神經根受延平刺激或壓迫可扭曲或變形,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主要病因;比如鉤突關節骨刺的後向增生可以刺激和壓迫神經根;椎體後緣骨質增生,椎管內前根受壓,可導致運動神經受損,受累神經根支配的頸、肩或上肢肌肉深部有隱痛或沈重感。

枕大神經穿過中樞和樞椎椎弓根,造成中樞和樞椎周圍軟組織損傷或脫位,或引起頭痛。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常出現頸、肩、胸、上背部壹側或兩側放射性疼痛和麻木,並有相應的區域性感覺和運動障礙,深部反射減弱或消失。頸椎、胸椎附近可有壓痛、放射性疼痛,但起病年輕,有感染史,需X線鑒別。頸椎小關節滑膜炎,關節囊積液、腫脹,可刺激鄰近神經根,引起根性疼痛。

如果頸5胸1的前支被攪動,患者可能有上肢臂叢神經官能癥。關節突發炎時,關節囊內分布著敏感的神經末梢,可反射性地引起相關肌肉的痙攣,導致壹側放射性疼痛,頸肩腫脹疼痛,頸部功能受限。

根動脈是神經的營養動脈,椎間孔內神經根前方的前根動脈受壓,引起相應神經根缺血性病變,引起根癥狀。

前斜角肌損傷或患椎移位,使支配此肌的神經根受累,引起肌肉痙攣。前斜角肌收縮時,可壓迫位於前、中斜角肌之間的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引起肩部和上肢放射性疼痛,尺骨區麻木,上肢皮膚溫度降低。分布在肌肉和肌腱中的神經末梢容易受到被動活動引起的牽涉刺激,從而引起疼痛反應。

臨床表現和診斷

(1)臨床表現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為疼痛,主要為頸肩疼痛,放射至壹側或雙側上肢。疼痛是絞痛,純痛或灼痛,影響工作和睡眠。頭頸部後伸和咳嗽、打噴嚏、排便用力時疼痛加重。有些病人會頭痛、頭暈、耳鳴。上肢沈重,酸痛無力,握力下降,或物體容易落地。手指和前臂經常出現麻木和疼痛。

體征:頸部明顯活動受限,僵硬。壓痛常發生在病椎棘突、患肩胛骨上內角和胸大肌區。上肢及手指感覺減退,可出現肌肉萎縮。支配肱二頭肌的主要神經是頸神經6。肱三頭肌是頸神經3。在病變早期,如果刺激這些神經根,腱反射就會活躍,外側腱逆火減少或消失。

(二)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依據主要依據患者主訴中的神經根癥狀,上肢腱反射和疼痛改變等體征,頸椎棘突、軟組織拇指觸診和頸椎X線所見,結合臨床癥狀,多數病例可及時確診。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診斷如下:

1,患者年齡在40-60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

2.患者有頸肩臂疼痛、手指麻木等癥狀,部分患者可並發椎動脈型頸椎病引起的眩暈。

3.患者的頸部旋轉或向後伸展受到限制。

4.患者移位的棘突和關節囊有明顯壓痛。

5.部分患者的頸椎側位X線片可顯示痛苦和椎體移位;正位或斜位片顯示椎體後緣及鉤椎關節處骨質增生,或因疼痛及椎體移位引起解剖位置改變。結合臨床癥狀和體征,這些X線改變的意義在於定位。部分頸椎病隨生理性突出消失,椎間隙變窄,鄰近椎體有骨刺增生。可能有頸椎滑脫。

6、試驗檢查1臂叢神經牽引陽性;2.陽性壓頸試驗;3頸間孔擠壓試驗陽性

戒毒治療:中醫辨證論治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以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祛濕散寒為主,對緩解本病癥狀有壹定療效。常用的中成藥有:頸復康、石豐痹痛片、骨刺片等。常用方劑有:頸椎通痹方、活血止痛方、老蓋傷湯、活血通髓湯、三痹湯等。

我的發明(景堯骨康丸)對這種疾病有根治作用。壹般吃這種藥兩到三個療程的臨床觀察,八年不復發的有近300人。

臨床病歷回放:崔某某,男,52歲,國家幹部。2002年6月5日至2月3日,患者以雙上肢疼痛為主訴來院壹個多月。疼痛輻射到中指、無名指、小指,中指麻木最厲害。MRI(片號:1321)報告:頸4-6椎間盤向後突出,頸椎管狹窄,2-7椎間盤退變,神經根受壓,脊髓信號異常。脈象深,舌淡,苔薄白,舌尖紅。中醫診斷:風寒痹;西醫診斷:神經根型頸椎病。治療就是溫經散熱,活血祛風除痹。口服頸腰骨康丸(同上)。外用“椎腳痛膏”,因患者疼痛劇烈,近45天不能入睡。此外,中藥湯劑的用法如下:將葛根、桂枝、白芍、赤芍、威靈仙、地龍、乳香、沒藥、全蠍、制龜、草烏(另包)煎煮40分鐘,然後加入其余藥物。每日壹劑,早晚兩次。65438 . 6 . 6第二次就診,服藥後疼痛減輕,每天晚上能睡3個小時。效果跟處方不壹樣,三劑,跟以前壹樣。6月5438+09第三次診斷:上肢輕度疼痛,雙手麻木,防禦方中加黃芪當歸。65438年2月26日四診:上肢仍感輕度疼痛,於是停用中藥湯劑和外用膏藥,只服用景堯骨康丸。* * *三個療程,如果病輸了。5438年6月+2004年10月,復查並比較MRI(片號:黃河三門峽醫院。113443).除神經根輕度受壓外,椎管無明顯狹窄,脊髓信號無異常。2004年頸椎病復發,還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