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晚餐原則
原則壹:晚餐不要太甜。
飯後、晚飯後不宜經常吃甜食。糖經消化可分解為果糖和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後分別轉化為能量和脂肪。因為人在晚飯後的運動量減少,而運動又能抑制糖轉化為脂肪,所以晚飯吃太多甜食會使體內脂肪堆積,久而久之使人發胖。
原則二:晚餐不是肉。
醫學研究發現,晚餐常吃肉的人,血脂比常吃素食的人高三四倍。患有高血脂、高血壓的人,晚飯經常吃肉,無異於“火上澆油”。晚餐經常吃肉會增加體內膽固醇含量,過多的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壁上,長期下去會誘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原則三:吃飯不要吃飽。
中醫認為“胃不和則不安”。如果晚餐吃得過飽,必然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其緊張工作的信息會不斷傳到大腦,使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容易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中年人長期暴飲暴食,反復刺激大量胰島素分泌,往往會使胰島素B細胞負擔加重,進而衰竭,從而誘發糖尿病。
同時,如果晚餐吃得太飽,有些蛋白質無法消化吸收。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毒物質。此外,睡眠時腸道蠕動減慢,相對延長了這些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可能導致大腸癌。
原則四:晚餐不要太晚。
晚飯不宜吃得太晚,否則容易患尿道結石。很多人因為工作或者其他原因總是很晚才吃晚飯,吃完飯很久都不睡覺。在睡眠狀態下,人的血液流速會變得很慢,尿液也會減少,攝入的鈣鹽壹部分會被人體充分吸收,剩下的則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2.吃晚飯的註意事項
1.過多的加工肉類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燒烤是很多食肉動物餐桌上的主角。晚餐吃太多燒烤和熏肉,比如香腸和烤肉,不僅營養差,還會影響消化。在燒烤食物的過程中,會發生美拉德反應。氣味雖香,但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此外,晚餐少吃肉和蔬菜,運動量減少,容易導致肥胖,甚至增加患乳腺癌、結直腸癌等惡性腫瘤的風險。
所以聚餐盡量遠離燒烤,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和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的老年人。盡量用少油少鹽的燉、煮、燜等方法。
2、晚飯不吃,肚子餓,神經受累。
“中午後不吃東西”的方法在減肥圈很流行。這種飲食習慣不是為了減肥,而是為了妳的健康。食物在胃中的排空時間約為4~6小時。排空後,胃會繼續分泌胃酸。如果沒有食物中和,胃酸會長期侵蝕胃黏膜。減肥女性大多晚餐不吃主食,也不添加動物性食物和豆制品,或者只添加壹點蔬菜、西紅柿、黃瓜等低碳水化合物食物,導致蛋白質攝入嚴重下降,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此外,由於加班的人消耗大量的精力,不吃晚飯會使神經壹直處於興奮狀態,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從而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效率。
3.過量飲酒會損傷神經和肝胃。
開心也好,痛苦也好,邀請三五好友“狂飲”是很多人的選擇。專家表示,酒精會使人體的神經系統從興奮狀態變為高度抑制狀態,嚴重時會破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啤酒雖然濃度比白酒低,但進入胃後,可使胃壁前列腺素E分泌減少,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食欲不振,上腹部飽脹。白酒和啤酒壹起喝更可怕,會加速白酒中的酒精滲透到全身,傷害肝、胃、腸、腎等器官。有些人晚飯後醉得醒不過來,在睡夢中容易發生意外。
所以最好不要喝酒,尤其是睡前4到6小時內。如果酒局無法拒絕,最好喝壹杯溫牛奶,保護胃黏膜後再喝。需要註意的是,白酒和啤酒千萬不要冰鎮,醉了可以喝點綠茶。適量的紅酒比白酒和啤酒要好得多。
4、常吃剩菜,謹防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在胃裏會和胺類結合形成亞硝胺,是壹級致癌物。有些懶惰節儉的人會在中午吃點剩飯來消磨自己。國內有學者做過壹個實驗,中午把剩菜放在冰箱裏,6個小時後(也就是晚飯時間)拿出來加熱。發現亞硝酸鹽含量增加,炒菜增加16%,鹵肉增加70%,超過國家《食品中汙染物限量》。但18小時後(即第二天早餐時間),所有菜品的亞硝酸鹽含量均超過國家標準。所以最好壹次煮完。如果剩有剩菜,冷卻後應立即放入冰箱。存放時間不宜過長,不宜每餐都吃,最好在5小時內吃完。魚、蝦、蟹、貝類等。蛋白質是最好的膳食,否則吃剩菜對胰腺不好。肉類壹定要徹底加熱,最好是10分鐘以上,或者微波1分鐘以上。不要吃熱水或蔬菜湯浸泡過的剩菜,以免加熱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