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間,河北保定已經有了制作健身球的紅爐作坊。有壹個關於健身球發明的故事。保定有個鐵匠,安居樂業。不料當地壹個劣紳看中了他的女兒,想侮辱她。後來,恰好當地壹個審查官回老家探親。得知此事後,極力營救,令鐵匠父女感激不盡。不久後,建議被朝中漢奸陷害,退居他鄉。他因中風癱瘓,語言笨拙,行動困難。鐵匠父女想了很久,壹直在想辦法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但是沒有什麽好辦法。壹天晚上,鐵匠夢見藥王孫思邈叫他做壹對鐵球。鐵匠根據夢裏看到的,自己鍛造了壹副,送給了禦史。禦史若得寶,每日摩之,不出兩個月,病體大愈。很自然,健身球開始流行起來。
美麗的傳說壹般來自民間,雖然其間難免有誇張的色彩,但最終還是說明了它的來龍去脈。我們無法想象它只是壹個人或幾個人的靈機壹動,壹夜之間創造出來的。在此之前,人們在這方面肯定有過壹些類似的經歷。人們仍然經常看到人們搓小的天然球,如核桃和鵝卵石。隨著時間的推移,球變得有光澤。手動打健身球必然是在這種自然形成的保健方法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無論如何,這種健身球養生法在清代被廣泛使用。如清代醫家吳尚賢曾在《李龍駢文》中提到“制丸”、“搓丸”,說“用鐵丸搓可去淤”。據說,清代學者、著名的《四庫全書》主編紀曉嵐很喜歡這種搓丸活動,並向當時的乾隆皇帝推薦了這種活動。結果兩人都實現了長壽。
現在認為健身球的方法最適合中老年人的保健。每當妳有空的時候,妳可以散步,看電視,坐著聊天。它不僅能循環全身氣血,活動筋骨,從而達到調和陰陽的保健目的,還具有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對中醫所說的痿痹、肩周炎、偏癱、高血壓、骨關節病、頸椎病,甚至慢性腹瀉、凍瘡等疾病也有壹定的療效。
為什麽古人那麽看重小球?怎麽認為它能在保健和治療方面發揮這麽大的作用?
古人認為,人體的四肢和全身是壹個整體,人體的內外是由壹個貫穿身體各個部位和各個角落的系統連接起來的。這個系統被稱為“經絡系統”。全身有14條大經絡。除兩條經絡分布在身體中線的背部和腹面外,其余12條經絡連接手腳和身體的胸腹,中醫稱之為“五臟六腑、四肢百部”。從這些經絡分別發出壹些絡脈,與其他的角相連。經絡是全身氣血運行的通道。這樣,四膠和內臟之間就有了“直線”的溝通。同樣,腳和下肢也有六條經絡,分別與身體的其他六個內臟器官相連,即腎,
肝、脾、膀胱、膽、胃是相互聯系的。
俗話說“十指連心”,是指10個手指(包括10個腳趾)與全身所有內臟器官相連。古人認為,在這些手指和腳趾的尖端,以及手掌和腳掌上,有壹些非常敏感的穴位,稱為“穴位”。刺激這些穴位,信息可以通過經絡傳導到相應的器官,影響全身。比如手背的“虎口”部位,中醫認為有“合谷”穴,與頭部經絡相通;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刺激這個穴位可以治療或緩解頭面部和口腔的癥狀。
通過揉捏健身球,不斷刺激分布在手掌、後背、手指上的穴位,不僅作用於相應的臟腑,還能激活局部經絡,使氣血得以循環。氣血流通之後,邪氣就不容易侵入藏在這裏了。這就是健身球能養生保傻的原因,還能治療壹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