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防潮病原體
此時正處於春夏的過渡階段,有時炎熱如夏,有時還會有強冷空氣。在日常生活和衣著方面,早退晚歸者要註意及時增減衣物,以免著涼。此時濕度大,風濕病容易復發。所以不要長時間待在潮濕的地方,註意關節的保暖,尤其是裸露的部位最容易受潮。穿衣服保護關節。妳可以穿七分袖或者七分褲。
02
過敏預防
初夏,天氣轉熱,空氣濕度大,各種細菌異常活躍。此時人最容易誘發面部過敏、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因此,過敏體質的人在此期間要特別註意防護,避免在戶外活動時接觸過敏原,飲食上註意減少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預防過敏的根本方法是調理體質,多曬太陽。因為背部有各種重要的俞穴,經常曬太陽可以壯陽,暖經絡。
03
防疫疾病
春末夏初,氣候溫暖濕潤,蚊蠅和細菌繁殖生長迅速,容易傳播疾病。尤其要註意預防兒童手足口病。蚊子喜歡在小面積的死水上產卵。在室內外容易積水的地方,如室內花盆、下水道、廚房、衛生間等,要註意全面清理衛生死角和雜物。必要時可適當使用蚊香、藥物、光源等驅蚊滅蚊。日常室內通風,衣服盡量多曬,日常用品和玩具定期洗滌晾幹,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04
脾臟損傷的預防
飲食上要註意脾胃的保養。在遵循“少酸多甜”原則的同時,要多吃能健脾祛濕的產品,如山藥、紅小豆、薏苡仁、扁豆、鯉魚、鯽魚等。因為氣溫上升快,有些人會迫不及待地吃冷飲,容易損傷脾胃。這個時候,最好經常喝健脾茶。
05
抗肝亢
谷雨過後,自然界的陽氣驟然上升,春陽應在肝,容易引起肝陽上亢,進而誘發鼻腔、牙齦出血、牙痛、頭痛頭暈、目赤眼疾等常見病,也就是俗稱的“上火”。除了避免熬夜,還要註意調節情緒,抑怒養肝。按壓太沖穴還可以幫助預防肝亢:每天按壓1 ~ 3分鐘,揉100 ~ 300次。太沖穴位於足背側,是第壹跖骨間隙後方的凹陷處。
06
防止出汗
此時人體容易出汗,出汗過多會影響夏季氣血健康。所以,牢記“偷懶不流汗,養臟氣”的原則,可以選擇慢跑、放風箏等方式。
特別提示
春季戶外活動時,要註意防曬。當暴露在壹定強度的陽光下時,大多數人可能會被曬傷。患有光敏性皮膚病的人應多註意物理防曬,避免在紫外線強的中午外出,外出時應打傘、戴帽子、戴寬邊帽、穿長袖衣服,避免皮膚直接暴露。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在出門前10-15分鐘在暴露的部位塗上防曬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