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月度全球食品價格報告來看,肉類指數壹直呈上升趨勢,3月份達到歷史新高。
漲幅最明顯的是禽肉價格。
其次,影響禽肉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壹是俄烏沖突後,烏克蘭出口壹度中斷,影響供應下降。加上各國保護主義情緒上升,雞肉出口開始收緊;
二是北半球禽流感肆虐,大量家禽被撲殺,使得禽肉供應量下降,價格上漲。
最近全球雞肉供應問題再次升級。
壹是多國爆發禽流感,數千萬只禽鳥被撲殺。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歐洲壹些國家、日本、韓國等地出現了禽流感疫情,導致大量家禽被撲殺,引發市場收集。
比如去年6月165438+10月,韓國發現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後,短時間內開始迅速傳播。
壹直持續到今年。
到今年4月,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報告魁北克發現4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同時美國、法國、日本等國也發生疫情。
日本北海道壹家養雞場爆發禽流感後,52萬只雞全部被撲殺。
法國也遭遇了史上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疫情報告超過1,000起,約8%的蛋雞被撲殺。
據美國相關報道,自2015以來,今年美國農場發生了最嚴重的禽流感疫情。截至目前,美國約24個州出現疫情,3800萬只雞被撲殺。
二是全球雞“緊張”,價格上漲。
作為世界上消費量最大且總是最便宜的肉類,雞肉正在經歷壹波價格上漲。
受通貨膨脹、貿易保護主義和禽流感的影響,許多國家的雞肉價格都在上漲。
美國全雞價格大幅上漲,價格突破近10年以來新高。許多美國居民聲稱他們很快就買不起雞肉了。
為了省錢,美國居民開始尋找其他替代品。
英國的雞肉價格也有所上漲,與去年相比,壹只雞的價格上漲了8%。
壹些餐館甚至考慮從菜單上取消雞肉菜肴。
第三,馬來西亞頒布禁令,新加坡“國食”告急。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國家像開放食品保護主義壹樣,進壹步收緊了雞肉的相關出口。
例如,今年4月馬來西亞的食品價格達到了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因此,為了抑制國內雞價上漲,宣布從6月1日起,停止每月出口360萬只雞。
這壹禁令引起了鄰國新加坡的“緊張”。
雞肉是新加坡消費最多的肉類,人均消費超過70公斤。在新加坡市場,超過65,438+0/3的雞肉來自馬來西亞,而整只雞幾乎完全依賴馬來西亞的供應。因此,這壹禁令給新加坡的食品市場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許多消費者趕在禁令實施前到超市囤積新鮮雞肉。
被稱為新加坡國菜的“海南雞飯”可能面臨原料短缺。有酒店老板表示要提高海南雞飯的價格,甚至有酒店表示要倒閉。
為了緩解這壹危機,新加坡準備從巴西等國尋求凍雞進口。
數據顯示,新加坡4月份雞肉價格上漲10.39%,根據預測,雞肉價格漲幅將繼續在4%-6%之間。
然而,與國際雞肉價格大幅上漲相反,國內雞肉價格相對穩定,國內肉雞產量穩步增長。預計未來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不大。
更多資訊,歡迎收藏《農業新概念》,了解新時代三農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