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給自己留有余地?

如何給自己留有余地?

看破浮生壹大半的人,是無限有用的。

半年都是清閑,半年都是工作。

半鄉半宅,半山半水田園,

半耕半讀半書生半人的婚姻,

半優雅半粗糙,半中式半真實。

衣服壹半素淡壹半清新,菜壹半豐盛壹半節儉。

童仆半能幹半笨拙,妻兒半單純半賢惠。

心境是半佛半仙,姓氏是半半藏。

半個世界還回來,半個世界造出來。

壹半想著後人和蒼田,壹半想著閻羅怎麽想?

酒半醉,花開半顏。

帆半扇,馬半韁。

壹半壹點但饒了口味,壹半壹大堆反糾結。

百年苦樂半相關,只會占壹半便宜。

——清代學者李米安《半宋》

幾百年來,人們對這首《半歌》有著不同的評價:有人說它中庸、與世隔絕,也有人說它體現了壹種豁達的哲學境界。不可否認,它值得欣賞和有趣,是壹種很好的健身方式。這種吃到壹半飽,喝到有點醉的狀態,就是半主義的狀態。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在生活中留下壹個空隙。有空間就有事後的回旋余地。就像兩車之間的安全距離——壹點緩沖的空間,可以隨時調整自己,進退自如。

畫家畫壹幅畫,壹定要數清楚畫中的空白,這才是好畫;打印書籍時,不能全部打印,要留有余地。做衣服的時候,留壹小塊同色的布,以防衣服穿壞了可以補;壹個貴族家庭,三餐總要煮壹兩碗,隨時準備迎接不速之客。做人之道,不能說滿,不能事事親力親為,不能把錢都賺了。

真相固然重要,但如果過分,就容易傷害別人的自尊心。每個人都有希望獲得他人信任和欣賞的心理。如果重復的話太多,很容易讓對方覺得妳低估了對方的能力。於是我不耐煩了,心裏反感了,開始“和妳作對”。那些性格較弱的人也來了壹場“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消極抵抗。俗話說,說多了就太絕對,容易出錯,降低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破壞和諧的友誼。

光明正大的說,說的恰當,好的時候接受,就算可以了。然而我感受到了神聖獨角獸的和諧心跳,只要他能提醒對方,能讓對方的智力發揮出來,最重要的是,對方會感到壹種被尊重的感覺,從而充滿自信。而且大部分人都有舉壹反三的能力,如果說話的人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就更好了。

批評朋友不要太明確和“完美”,但要留半句話。當不利於朋友接受真相的時候,妳告訴他真相,卻是故意給他丟臉。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旁敲側擊,或者壹半留壹半。對方聽得懂就夠了,沒必要說得很清楚讓別人聽到。

當我們想了解事情的真相時,要把握好說話的“度”,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鬼谷子反應》中闡述了“釣”人語的詳細方法:“以無形求行動,釣語合物,人實。如果妳設下壹張網,把野獸帶走,妳就能照顧它。道若合其業,自出,此網捉人也。”也就是說,只說壹部分話,用含蓄模糊的語義,不把話說清楚,更容易引誘對方說實話,也就是抓住別人的話。

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要預留“改正”的余地。制定計劃時,要註意切合實際,不要太理想化。

在樹與樹之間留出空間,讓樹長得更大。給別人留點余地,因為“山不在轉,水在轉,擡頭看不見。”別人犯了錯,也得寬大為懷,適可而止。即使有成千上萬的人不是,也不應該殺他們;分享壹塊蛋糕,留點時間和空間給別人,妳總會得到別人的回報。這就好比建築法中的建築覆蓋率,只允許妳覆蓋40%或者60%,也就是妳要給陽光、空氣、花園留壹些空間,這樣才能提高生活質量。

現代人要時刻保持“半主義”的靈活性。點亮別人,為自己積蓄能量,保持生活的開放性,給別人留下廣闊的發揮空間,才能獲得更新穎豐富的結果。凡事留有余地,立於不敗之地,在中庸與完美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高調的導演,低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