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古稱九子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由於地處長江沖積平原與丘陵的過渡帶,高差較大。從平原向山區望去,山峰十分雄偉,有“東南第壹山”之稱。從圖中可以看出,九華山脈山峰眾多,綿延100多公裏,主峰99座,是皖南三大山系之壹(另外兩個是黃山和天目山)。除了佛教以九華山為聖地外,歷史上九華山也曾是道教道場(道教活動目前比較少見)。
說起峨眉山,讀者馬上想到武俠小說中的峨眉派(主要以佛教的形式出現)。現實生活中,峨眉山也因其佛教文化而聞名海內外。據統計,峨眉山有30多座寺廟,建築面積65438+萬平方米,非常宏大。從圖中可以看出,整個峨眉山植被覆蓋,環境十分幽靜,是養生的好地方。此外,峨眉山位於四川盆地和高原的交界處。海拔3099米的萬佛峰與山下平原的高差達到了2700多米,氣勢磅礴。
它是四大佛教名山中最北的壹座山,因五臺山系中五座山峰平闊如臺面,故名。圖片中的五臺山和上面提到的峨眉山植被覆蓋度差別很大。五臺山植被不多,裸露的巖石成了五臺山的主要原色。在古代,五臺山因為靠近政權中心,也是當時最繁華的佛教聖地。高峰時五座臺形山密布寺廟,連敦煌壁畫都有五臺山圖,可見當時五臺山的繁榮。同時,五臺山靠近蒙古高原,受藏傳佛教影響。現在五臺山上有藏傳佛教的寺廟(四大名山中絕無僅有)。
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也是四大名山中唯壹位於海上的佛教名山。從圖片上看其實是壹個島,與舟山島隔海相望(冰河時期海平面沒有現在高,普陀山是天臺山的殘脈,就像現在陸地上的山丘)。目前,普陀島主要有三大寺廟(普濟寺、法雨寺、惠濟寺),與佛教相關的景點遍布全島,有“海天佛國”之稱。普陀山靠近近海壹側,有天然沙灘,這在江浙沿海地區非常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