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蘇華仁帶著吳雲青來到了安陽北郊的“佛寺”。安陽是殷墟之鄉,甲骨之鄉,自古出類拔萃。“佛寺”雖小,卻很安靜。吳雲青在那裏悠閑地生活了壹個月。8月底,老人突然不理食物,只喝壹點水,整天盤腿打坐。蘇華仁壹看師傅開始“吃”了,也就是不吃了,就知道師傅快死了。第七天中午,吳雲青突然睜開眼睛,對蘇華仁說:“離安陽不遠的西邊有壹座古寺,是個好地方。”蘇華仁趕緊四處打聽,終於打聽到了師傅所說的古寺是靈泉寺,就住在安陽縣天溪鎮西南五公裏的寶山上。蘇華仁知道師傅找到了歸宿。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泉寺,建於1400年前的東魏。它在隋唐時期就已經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被譽為“臨江第壹古剎”。至今,這裏仍有70多座隋唐以來的高僧墓。靈泉寺周圍,有北齊以來不同朝代的佛教雕塑和摩崖石刻200余件,安陽人稱之為“萬佛谷”。蘇華仁知道靈泉寺不是說坐就能坐進去的人。他找到靈泉寺住持郭壹天,說明了大師的身世和遺願。郭說他不能做主,要報上級批準。9月3日,郭義田、安陽縣文化局局長鄧在“佛寺”看望了。觀看時
當吳雲青瘦削的臉上還泛著紅光,兩眼炯炯有神的時候,鄧主任不禁贊嘆:“這麽大年紀的老人,看不出有什麽病,真是奇跡。”他答應了他的要求,但說吳老不能坐在靈泉寺,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能改變原貌,只能坐在寺外。吳雲青微笑著感謝他,表示理解。
過了兩天,半夜時分,睡夢中的蘇華仁突然被師父叫醒,說要去寺外走走。這壹天是農歷七月十五。走出小廟,只見明月幾無星,萬籟俱寂。郊區的荒野寧靜安詳。吳雲青對此很感興趣,談起佛來,滔滔不絕地談了幾個小時。不知不覺,月亮已經西沈,遙遠的東方有了微微的魚肚白。吳雲青慢慢地在田裏摘下壹片嫩玉米葉,拂去上面的露珠,細細地咀嚼,平靜而輕盈地對蘇華仁說:“等夜裏沒有月亮的時候,我就走了。”並反復告訴他,等他坐下後,把他放在壹個罐子裏,三年後再打開。如果他的養生法有效,應該是無肉的。
回到寺廟後,吳雲青繼續閉關,不吃谷物,偶爾喝點水。蘇華仁擔心師傅病了,就請了醫生,診斷正常。山西、陜西的弟子趕到安陽拜見師父,詢問目的地,是陜北還是太原。吳雲青連連搖頭,說他哪兒也不去,就住在安陽和靈泉寺。
吳雲的天空壹天比壹天稀薄。去世前幾天打坐12小時,臥床12小時,所以連水都沒喝。蘇華仁告訴筆者,在最後的日子裏,大師躺了12個小時臉色變得蒼白,呼吸也不那麽順暢,就示意扶他起來打坐。18年9月,蘇華仁和幾個師兄弟去靈泉寺給師父選塔址。他們跑遍了靈泉寺周圍的山崗和丘陵,最後選擇了東魏道平法師燃塔以西的壹個小山丘。它居高臨下,翠柏環繞,山、草、野花盡收眼底。這真是壹個好去處。
地點。
18年9月的晚上,11,吳雲青把弟子叫到身邊,依次看了看,然後閉上眼睛打坐,沒有睜開眼睛。1998 15年9月22日淩晨兩點,壹個沒有月亮的夜晚,吳雲青正在打坐,突然連簫三聲,停止了呼吸。
非腐肉
吳雲青去世後,仁和在蘇華的其他弟子決定為大師守靈三天,以示敬意。那時天氣很熱。吳雲青死後三天,他的身體仍有彈性,四肢柔軟,栩栩如生。
9月24日上午10,載著吳雲青遺體的靈車緩緩駛向靈泉寺。老人被放在車後座,裹著白布,保持打坐姿勢,左右有弟子守護。因為和尚的葬禮是不允許哭的,車裏很安靜,只能看到壹張張悲傷的臉。雖然老人在國內外有很多弟子,但為了防止不必要的混亂,只有十幾個弟子為他送行。由於負責建造墓塔的工匠透露了風聲,當靈車抵達靈泉寺時,附近已經聚集了數千人。
11,伴隨著輕柔舒緩的佛樂和佛經聲,弟子們扶起師父,走向修復後的墓塔。令人驚奇的是,這位老人的頭在他的門徒走路時顫抖著。人們看見了,壹個孩子喊道:“還活著!我的頭還在動!”
弟子們保持吳雲青的坐姿,把他的臉東南、背西北放入壹個高約100 cm、直徑約80 cm的瓷罐中,並在上面扣上壹個高約50 cm、直徑約80 cm的瓷盆。之後把瓷盆開壹個小口,從開口處裝上壹個帶電線的燈泡,蓋上玻璃,密封嚴密,第二天就封塔了。墓塔高約180 cm,共分6層。
由青石制成。安裝燈泡的目的是為了在三年後接通電源,向吳雲青的遺體致敬。蘇華仁說?quot壹個達到道的人死後可能會永生。是不是融化,三年後就知道了。"
然而,距離吳雲青老人坐在廁所裏的三周年紀念日還有272天。2000年2月24日65438+,為什麽專家提前打開老人坐在廁所的罐子?
原來,自從壹系列關於記者在吳雲青尋訪老人及其年齡1.60被評為1.999十大假新聞後,安陽縣文化局領導開始懷疑老人三年後身體不會腐爛的遺言。他們以為如果三周年的時候開缸,2001年9月24日是家庭日歷的八月,天氣炎熱。萬壹屍體腐爛發臭,就不好處理了。於是,2000年6月26日,165438+他們來到曾經發現過腐屍的九華山,咨詢防腐專家。專家認為,吳雲青已經坐了將近800天,可以打開圓筒。沒有達到腐肉,但是要三周年才能達到。而且現在是冬天,氣味不會太刺激。2000年12?3日,九華由防腐專家來到安陽靈泉寺。65438+2月24日下午5點,靈泉寺周邊實施交通管制。只允許遊客下山,不允許再上山。
晚上9點50分,廟裏只剩下安陽縣文化局局長鄧、副局長趙、靈泉寺負責人郭義田、從九華山請來的蔡英東、馮,三位防腐專家和三位泥瓦匠。他們來到吳雲青老人的石塔前做開瓶前的準備工作。晚上9點59分,專家讓泥瓦匠破塔。
六層青石塔的青石依次移開後,露出壹個倒置的瓷盆。專家不再讓泥瓦匠動手,而是刮掉瓷盆邊緣粘貼的水泥,將瓷盆移走。突然,壹股淡淡的甜味從罐子裏飄了出來。
蔡英東蹲在缸口,點燃事先安裝在缸內的電燈,手伸進缸內,隔著袈裟摸了摸。
吳雲青回來了,沒叫壹聲。人們嚇壞了,急切地問發生了什麽事。蔡說,吳老的袈裟沒有爛,背上的肌肉還是有彈性的。
大家開始抓住老人冥想棉墊的四個角,扶住老人的後背,把他請出來,放在壹塊木板上。日光燈下,我看到老人皮膚紅潤,飄逸的白發和胡須還是那麽灑脫。
九華山防腐專家馮掀開的袈裟,用手壓著他的臀部,形成壹個小坑,但很快就平復了。馮驚訝地說:大多數人死後十小時就變得僵硬,100天之後,血肉骨骼開始腐爛。但是老人坐了823天也難得從缸裏出來,身體還是那麽軟。
剪掉裹在老人身上的白布袈裟,老人坐著不動時的姿勢不變,全身的皮膚完好無損。因為常年赤腳走路,腳上的老繭依然清晰可見,左臂粗細均勻,右臂肱二頭肌凸出。據說這是他多年用右手勞動的結果。唯壹遺憾的是,由於安陽縣文教局和老人的弟子經驗不足,不知道在老人打坐的棉墊上放生石灰,並用木炭填滿罐子周圍的空隙,既保證了老人打坐時的姿勢,又吸收了裏面的水分。由於老人周圍沒有填充任何東西,上半身因重力前傾,導致胸骨下陷,專家不得不用兩塊鋼板支撐。
20065438+6年2月1日,作者在靈泉寺的壹個房間裏看到了吳雲青的虛體,頭上和臉上蒙著壹塊黃布(以示尊敬)。待體內剩余的5%水分全部蒸發後,用金粉塗抹,塑成金身,永久存放在靈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