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湯真的有營養嗎?有哪些煲湯食譜可以分享?

湯真的有營養嗎?有哪些煲湯食譜可以分享?

湯,尤其是雞湯、魚湯、骨頭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往往與“營養”、“美味”等詞匯息息相關。很多家庭,每隔壹段時間,媽媽都會煮壹鍋又白又濃的湯,給家裏的孩子和老人補補,甚至還特意說:“多喝湯,有營養。”真的是經過上千次的燉制,把肉裏面的營養全部煮成湯了嗎?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師徐傑超博士告訴記者,真相可能會讓許多好心的母親失望。

牛奶樣的肉湯,營養肯定不豐富。

魚、排骨、雞鴨等食材,經過廚師的精心烹制,往往會變成奶稠的湯,鮮美可口,回味無窮。人們常常想當然地認為,如此豐富的肉湯必然營養豐富。不過,徐傑超營養師告訴記者,美食的背後,往往不是營養,而是“脂肪”。

“研究表明,肉湯中的營養成分其實很少,多為脂肪和嘌呤,實際營養可能還不到肉類中營養的1/10。”營養學家徐傑超介紹,肉類尤其是雞肉、豬肉等瘦肉中的蛋白質多由肌肉纖維構成,難以溶解。

營養學家徐傑超進壹步解釋說,肉湯之所以好吃,是因為燉的過程中溶解了壹些遊離氨基酸等短肽。“比如谷氨酸可能和熬湯過程中加入的調味料結合形成谷氨酸鈉,谷氨酸鈉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所以我喝的時候感覺湯很鮮。”另外,燉湯有奶壹樣的顏色,其實是因為肥肉的緣故。

其實燉幾千遍是不科學的。

很多人認為“老湯”“高湯”越多越有營養。所以壹定要註意熬湯千萬遍,時間越長越好。徐傑超營養師告訴記者,這是壹個普遍的誤解。

不同的食材有各自的峰值,煮的時間長。達到峰值後,部分物質會逐漸蒸發,營養成分會流失。營養師徐傑超說,壹些水溶性成分,比如水溶性維生素,會隨著烹飪從食材中進入湯中。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它們流失的就越多。

那麽壹般情況下湯裏常見的食材燉多久合適呢?徐傑超營養師告訴記者,壹般雞湯可以燉1小時到1.5小時;豬骨湯時間可能稍長,但不要超過2小時;魚比較好做,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做好。

想要健康喝湯,壹定要註意。

營養學家徐傑超告訴記者,肉湯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嘌呤。如果長期服用過量,高尿素患者可能誘發痛風。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喝湯往往會越來越胖。對於三高人群來說,大量飲酒會增加熱量攝入,不利於控制血糖和血脂。另外燉湯的時候會加調料,含鹽量比較高。喝湯太多也可能影響血壓的穩定。所以三高、高尿酸的人或者需要減肥的人,要少喝肉湯,適當喝點蔬菜湯。

“其實湯更適合手術後恢復的患者或產婦。有些消化功能不好,吃不下東西的患者,也可以適量喝壹點肉湯,但最好是淹死雞、排骨等。煮湯之前。撇去表面的浮油。”營養師徐傑超建議,熬湯時盡量不放油,少放鹽,最好飯前喝湯。飯前喝壹點湯,可以潤滑腸道,促進消化,增強飽腹感,減少熱量攝入。“飯後不建議喝太多湯。飯後喝湯太多,會稀釋消化液,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徐傑超營養師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