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指由於壹種或多種原因對肝臟造成長期或反復的損害,導致廣泛的肝實質損害,肝細胞壞死,纖維組織增生,肝臟正常結構紊亂,質地變硬。可並發脾腫大、腹水、水腫、黃疸、食管靜脈曲張、出血、肝昏迷等。
健康指南:
1.積極預防: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實質逐漸退化的結果。
要重視各種原發病的防治,積極防治慢性肝炎、血吸蟲病和胃腸道感染,避免接觸和應用對肝臟有毒的物質,減少致病因素。
2.情緒穩定:肝與精神和情緒的關系非常密切。情緒不佳、抑郁和憤怒都會影響肝臟的功能,並加速疾病的發展。樹立堅強的意誌,愉悅的心情,精神振奮,消除思想負擔,將有利於病情的好轉。
3.動靜結合:肝硬化代償功能下降,腹水或感染患者肯定要臥床休息。在充分代償功能和病情穩定期間,可以做壹些輕松的工作或適當的活動,進行有益的體育鍛煉,如散步、做操、太極拳、氣功等。活動量就是感覺不到疲勞。
4.單純用藥:盲目濫用壹般藥物會增加肝臟負擔,不利於肝臟恢復。對肝臟有害的藥物,如異煙肼和巴比妥類藥物,應慎用或有禁忌癥。
5.戒煙忌酒:酒精可助火補血,長期飲用,尤其是烈性酒,可導致酒精性肝硬化。因此,飲酒會加重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容易引起出血。長期吸煙不利於肝病的穩定和恢復,可加速肝硬化進程,並有促發肝癌的危險。
6.飲食護理: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為宜。要有規律,有數量,有節制。前期可以多吃豆制品、水果、新鮮蔬菜,適當吃糖、蛋、魚、瘦肉;當肝功能明顯下降,有肝昏迷跡象時,應適當控制蛋白質的攝入,提倡低鹽飲食或無鹽飲食。鹽的日攝入量不超過1 ~ 1.5g,飲水量在2000ml以內。嚴重腹水時,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0mg以內,水的攝入量應在1000ml以內。應避免辛辣刺激性物品和硬冷食物,也不要吃過熱的食物,以防出血。
肝硬化是壹種慢性進行性肝病,由多種損害肝臟的因素引起,如慢性活動性肝炎和長期酒精中毒。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乏力、牙齦出血、肝掌、蜘蛛痣、黃疸、低白蛋白、脾腫大、腹部靜脈曲張、食管胃靜脈曲張、腹水等。晚期常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繼發感染等嚴重並發癥。肝硬化患者也是原發性肝癌的高危對象,應註意定期檢查。
肝硬化可以用中西藥治療,有壹定效果。
藥方
1.肝硬化患者要註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我們應該保持樂觀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所用的食物應該是易消化和有營養的。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肪是肝硬化患者選擇飲食的原則。
3.有腹水時,臥床休息,增加營養,限制鹽的攝入。最好采取無鹽或低鹽飲食,每天含鹽量不超過5克(1元)。
4.腹水明顯時,應限制水的攝入。壹般每天飲水量要控制在1000 ml(相當於醫院用的2瓶鹽水瓶)。嚴重的低鈉血癥應限制在500毫升。
5.食道靜脈曲張者應避免刺激性和硬的食物,以免損傷食道靜脈曲張,引起大出血。
6.有肝昏迷可能時,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三餐以蔬菜為主。
7.戒煙戒酒,不要濫用“護肝”藥物。
8.應該定期去醫院做肝功能、甲胎蛋白、超聲波檢查。
張多年前患有慢性肝炎。自去年4月起,他感到全身不適,明顯乏力,右上腹脹痛。醫生檢查後診斷為“慢性肝炎肝硬化”。醫生囑咐他要攝入適量的動物優質蛋白質,以保證他的營養需求。由於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足,沒有引起重視,同時過度勞累,導致行為異常,回答不清,思維遲鈍等肝昏迷的早期表現。患者家屬對此舉棋不定。這個疑惑也是人們應該知道、了解和掌握的常識。說起病毒性乙肝,妳壹定不陌生。病人——曾經患過肝炎,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和營養,使肝細胞進壹步受損,細胞變性、壞死、纖維組織增生。久而久之,肝臟組織結構逐漸被破壞,質地變硬。輕者表現為食欲不振、厭惡油膩、腹脹、乏力、肝區不適。嚴重者會出現腹水、消化、解毒、凝血功能障礙、門靜脈高壓等肝功能異常。需要指出的是,肝硬化早期要註意休息,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有利於肝細胞的修復。如果肝細胞損傷加重,肝臟的解毒功能就會明顯下降。此時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會得不償失,導致體內氨過多,血氨含量增加,導致肝昏迷。因此,有早期肝昏迷傾向的患者必須嚴格控制動物蛋白的攝入。為了避免負氮平衡,可以補充蛋白質這種產氨量低的豆科植物。雖然經抗高血糖藥物治療後血氨有所下降(正常範圍為37-81 mmol/L),但蛋白質不宜補充過快或過多。應補充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碳水化合物的供應,適當限制脂肪的攝入。此外,肝硬化患者應嚴格遵守以下幾點:壹、嚴格禁酒,酒精可加重肝細胞損傷,不利於肝細胞修復。第二,妳應該避免粗糙和堅硬的食物,如骨折,荊棘和堅硬的水果,以防止食道和胃靜脈曲張出血。第三,腹水水腫患者應采取低鹽飲食,每日鹽攝入量少於2克。四、肝硬化患者應保持大便通暢,如便秘者,可食用香油、蜂蜜等。,減少氨的積累,防止肝昏迷。第五,少吃多餐,有利於肝臟休息,減輕肝臟負擔。
可恢復大部分肝功能,糾正低蛋白血癥,改善肝臟內循環。腎臟濾過率增加,腹水消失。但肝硬化腹水復發率很高,治療難度越來越大。所以出院後預防復發非常重要。
飲食方面,肝硬化患者繼發性醛固酮增多,尿鈉排泄減少,腎遠曲小管鈉儲存增強,高鹽飲食進壹步增加血鈉水平,可誘發腹水。同時,肝硬化患者蛋白質合成受損,白蛋白減少。如果長期吃低蛋白飲食,會加重低蛋白血癥,腹水會重新出現。但如果大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飲食,會加重肝臟負擔,使病情惡化。肝硬化患者常有食管靜脈曲張,吃粗糙的食物可能會刺破靜脈曲張。出現上消化道出血。所以要大力減鹽,適量蛋白質和低脂飲食;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選擇易消化的軟食;避免暴飲暴食、饑餓、吸煙、飲酒,註意飲食衛生,預防腹瀉。
休息保證每天8小時以上的睡眠,避免疲勞,逐漸增加活動量,從休息過渡到半日工作甚至全日工作。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使用中西藥促進肝細胞再生,動靜結合,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悲傷,多參加娛樂活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促進肝功能恢復和肝細胞再生。感染的預防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容易發生腹膜等感染。而且肝硬化患者已經有腹水感染或其他感染。治療控制後,如控制不徹底,感染復燃或再感染,就會出現腹水。因此,肝硬化患者應避免接觸傳染病,在傳染病流行期間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壹旦發生感染,應及早徹底治療。
容易引起肝損傷的藥物有200多種,如四環素、辛可芬、銻、砷、氯丙嗪、巴比妥類、烏拉坦、硫唑嘌呤、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水合氯醛、氯黴素、紅黴素等,應禁用或慎用。並發癥的防治肝硬化腹水患者易並發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腎臟疾病、潰瘍病、血液病、腹瀉、電解質紊亂等。,並應積極治療,盡量減少對肝臟的損害。
如何發現和治療早期肝硬化醫學科普雜誌《求醫問藥——開卷有益》作者:唐
我國是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的高發區,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最為常見,尤其是乙肝之後,在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酒精中毒引起的酒精性肝硬化最為常見。
壹般成年人患乙肝,通過休息、適當加強營養、中西護肝藥物輔助治療,90%的患者可以治愈,只有65,438+00%的患者轉為慢性肝炎。在這10%的慢性肝炎中,20%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約1%可能發展為肝癌。所以患了乙肝後,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所以,沒必要緊張和驚慌。
從病毒性肝炎到肝硬化的時間可長可短。長的要20到30年,短的只要幾個月。所以患者要做好自我護理,註意調理,保養好,對壽命沒有太大影響。
慢性肝炎在發展成肝硬化之前必須經歷肝纖維化。
如何發現早期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臨床表現不明顯,可無癥狀或僅有輕度癥狀,如乏力、食欲差、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右上腹疼痛、腹瀉等。這些癥狀不具有特征性,壹般胃腸道疾病均可發生,並非早期肝硬化所獨有,單純通過癥狀很難早期發現。早期肝硬化的體檢中,肝臟常腫大,部分患者脾臟腫大,可見蜘蛛痣、肝掌。肝功能檢查多在正常範圍或輕度異常,尤其是蛋白改變,如白蛋白減少,球蛋白增加,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接近甚至倒置。
那麽,還有哪些檢查可以發現早期肝硬化呢?
1.理想的黃金指標是給病人做肝活檢。采用1秒穿刺法,顯微鏡下檢查少量肝組織,了解肝臟是否有纖維化和結締組織。
2.做個b超檢查。肝硬化早期可發現肝腫大,肝回聲顯示增強、增厚。壹旦發展到晚期,門靜脈內徑增寬到13mm以上,脾靜脈寬度增寬到8mm以上,脾臟增厚,肝臟萎縮,肝臟表面不光滑不平整,常伴有腹水。
3.抽血檢查纖維化四項血清學指標。透明質酸(HA)、層粘連蛋白(LN)、ⅲ型前膠原(PⅲP)和ⅳ型膠原(Cⅳ)。其中2 ~ 3項明顯升高,可考慮早期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的治療
1.適當註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可以參加壹般的輕活。
2.飲食主要是高熱量和蛋白質。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硬而粗糙的食物。不要喝酒。不要使用損害肝臟的藥物。
3.藥物治療在專家的指導下,使用保護肝臟的中西藥來改善肝功能。抗纖維化療法,如抗纖丸、復方鱉甲軟肝片、γ-幹擾素等有抗纖維化作用。如果患者的HBV復制指數呈陽性(如HBV-DNA陽性、HBeAg陽性),可以使用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海普定(拉米夫定)。但也不要用藥過多,否則會加重肝臟負擔,對肝病恢復不利。
總之,要努力發現和治療早期肝硬化。當肝病還處於纖維化階段時,通過積極治療,病情是可以逆轉的,有可能完全康復。如果病情已經進展到肝硬化,只能通過治療來緩解。如果病情已經發展到晚期肝硬化,患者往往會出現壹些並發癥,如肝性腦病(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腎綜合征、感染等。,且預後差。
什麽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慢性進行性彌漫性改變。其特點是壹種或幾種原因對肝細胞造成反復、長期的損害,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肝細胞廣泛變性壞死後,肝內結締組織再生,出現纖維組織彌漫性增生。同時肝臟內肝細胞再生,形成再生結節,正常的肝小葉結構和血管形成被破壞,形成假小葉。經過很長壹段時間(幾年甚至幾十年),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臨床上稱為肝硬化。
肝硬化在中國很常見,大部分是肝炎後肝硬化,少數是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蟲性肝硬化。由於肝硬化早期經過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是可以逆轉或停止的,後期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肝硬化的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
肝硬化的原因有哪些?
肝硬化的病因可分為以下八類:
(1)肝炎病毒:最常見的感染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部分乙肝病毒感染者發展為慢性肝炎,小部分慢性乙肝發展為肝硬化。急性丙肝約有壹半發展為慢性肝炎,其中10% ~ 30%會發展為肝硬化。丁肝病毒依賴乙肝病毒產生肝炎,部分患者發展為肝硬化。
(2)酒精因素:長期大量飲酒導致肝細胞損傷、脂肪變性、壞死、肝纖維化,嚴重者肝硬化。
(3)膽汁淤積:長期慢性膽汁淤積導致肝細胞炎癥、膽管反應甚至壞死,導致膽汁性肝硬化。
(4)淤血因素:長期反復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縮窄性心包炎、肝靜脈閉塞可引起肝臟淤血,會導致肝細胞因缺氧而壞死、變性,最終導致肝硬化。其中,由心臟引起的肝硬化稱為心源性肝硬化。
(5)藥物性或化學性毒物因素: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辛可芬、甲基多巴等,可導致藥物性肝炎,最終發展為肝硬化。長期接觸某些化學毒物,如四氯化碳、砷、磷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發展為肝硬化。
(6)代謝障礙:銅代謝障礙,見於肝豆狀核變性。鐵代謝障礙見於血友病、半乳糖血癥、纖維囊性疾病、α-抗胰蛋白酶缺乏癥、糖原累積病、酪氨酸代謝障礙和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這些疾病與遺傳代謝缺陷有關,均可導致肝硬化。
(7)寄生蟲感染:血吸蟲感染常見於我國南方,可導致血吸蟲病,並進壹步導致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如果人體感染了華支睪吸蟲,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就會發生肝硬化。
(8)其他因素:高度營養不良可導致肝硬化,少數肝硬化原因不明。
如何診斷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典型癥狀很容易診斷,但有些患者可能沒有典型的臨床癥狀,處於隱性代償期,此時很難診斷。所以肝硬化的診斷是壹個綜合的診斷。
(1)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慢性營養不良、血吸蟲病或化學藥物中毒史。
(2)癥狀:早期(代償期)出現食欲不振、腹水、惡心、腹瀉、輕度肝脾腫大及血管痣,晚期(失代償期)出現腹水、出血傾向、黃疸、肝掌脾腫大及肝臟體積縮小。
(3)肝功能檢查:代償期肝功能正常或輕度異常,失代償期肝功能明顯異常,血漿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且比例顛倒,蛋白電泳γ球蛋白明顯升高。
(4)血液檢查:脾功能亢進者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嚴重者全血細胞減少。
(5)食管鋇劑檢查或內鏡檢查,食管或胃靜脈曲張。
(6)B超檢查:肝臟大小、表面及形態改變,回聲,門靜脈、脾靜脈增粗,腹水,可見液體暗區,脾臟體積增大。
(7)肝臟組織學檢查:如有纖維間隔形成,小結節狀或混合結節狀增生,即可作出診斷。
完整版請看這裏:/sljk/ybjb/小花/gyh.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