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被商業化“玩壞”的寺廟。
雲南滇池東岸的盤龍寺,以閉門謝客的方式,以極大的勇氣反抗政府的商業化。然而,修道院的商業化並不罕見。目前,中國大大小小的寺院都面臨著商業化的現象。下面小編就來盤點壹下那些已經商業化的修道院。
網易旅遊綜合整理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據《春城晚報》報道,15上午,雲南滇池東岸盤龍寺閉門謝客。僧人在寺廟門口貼出告示,稱因晉寧縣、晉城鎮政府欲將盤龍寺商業化、公司化,擾亂了盤龍寺的正常秩序,寺廟決定暫時關閉山門,遊客只能在盤龍寺門口燒香。17下午,昆明市晉寧縣委宣傳部發布通報稱,經與寺廟溝通,對方澄清誤會,於17中午重新開放寺廟大門。同時,該通知表示,該寺廟今後將不會被商業化或公司化。
以下是國內壹些被商業化、“玩壞”的寺廟:
少林寺的“香火利益鏈”
少林寺被曝壹根香,最貴的壹根65438+萬元。燒香變成了燒錢。不得不說,少林寺走上了壹條越來越商業化的道路。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他的成功經營下,少林寺成為登封旅遊經濟的支柱。
少林寺的商業地圖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未來的江湖就是世界市場,對此我很有信心。少林寺商業化是壹個很好的趨勢。”登封市領導曾描繪過這樣壹幅圖景:“通過實施少林功夫復興工程,全力打造以武術演藝、功夫動漫等產業為支撐的禪宗武術文化產業園,實施國際漢語推廣少林武術基地等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設,真正把登封打造成世界功夫之都。”寥寥數語,幾次提到“工業”。
門票:2005年5月以後,少林景區門票價格從40漲到100,少林寺份額從10漲到30。不過在少林寺西門,有壹個功德箱,也可以用來放30塊錢的行軍廟。無論是分攤門票的30元,還是自己支付的30元,都是少林寺的主要收入來源。根據官方數字,少林寺每年約有654.38+0.5萬遊客。
少林寺方丈——釋永信
功德錢:除了門票,香火錢也是少林寺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悉,2007年少林寺的門票和香火錢共計5000萬。雖然高香已經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免費香火,但仍有僧人勸說遊客留下香油錢用於誦經祈福,每人100元。至於信徒的支持捐款,數額就更難考了。
實體:除了釋永信名下的三家公司,少林寺還創辦了幾家公司。
霍克吉的“冠名權拍賣”
2011 7月,北京嘉士凱拍賣公司聲稱,將於7月28日拍賣杭州千年古剎Hokkeji的冠名權。杭州相關部門7月14日表示,已停止拍賣。該事件引發網友廣泛關註。
霍克基,位於杭州西湖區北峰北側的法華山,位於靈隱寺南北兩側,距今約1,700年歷史。它建於東晉,是中國最古老的寺廟之壹。它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被毀。由浙江省佛教協會和原東嶽村委會(現東嶽社區)於1999重建,2003年竣工。重建後的霍克基占地100畝,是杭州城西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
但這樣的千年古剎,可能會成為著名的商業品牌。6月,北京嘉世凱國際拍賣公司宣布,將於7月28日在北京舉行“中國首屆寺廟冠名權拍賣會”。拍賣的物品很特別,是杭州最著名的寺廟Hokkeji的兩個冠名權。
壹時間,人們議論紛紛:寺廟是修行的地方,還需要商業頭銜?此次拍賣的冠名權並不是在霍克基的主體部分,而是其法華書院和法華健康中心,其中後者為企業,起拍價分別為50萬元。兩個冠名權加在壹起,起拍價是654.38+0萬元。
陜西法門寺:明建景區隱藏房產
從陜西省Xi往西120公裏,在扶風縣城北部,有壹個占地1300畝的法門寺景區。被傳有意上市的法門寺,在“用宗教搭舞臺,用經濟唱戲”的鼓吹下,變成了畸形的商業樣本。
從法門寺文化景區門口到和氏璧佛塔,賣開光寶、手串、佛珠等紀念品的各種攤位幾乎隨處可見。延佛光大道上有10尊大佛,每尊佛像的價格高達千萬,這只是各種昂貴供品中的壹種。折疊佛塔前的香火處,壹盒香的價格高達199元,還贈送壹盞蓮花蠟燈。同時還有其他項目如釋經、抄經、獻佛燈等。
各地還有壹個叫“陜西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組織。景區每尊佛像前的功德箱上,寫著“陜西法門寺慈善基金會”的字樣。在折疊好的佛塔前,這個機構的工作人員不斷通過廣播向遊客宣傳:“妳捐100元,就刻壹個功德碑,當場留下妳的名字,同時會有壹個刻寶送給妳,讓大家了解壹下。”記者現場發現,很多遊客在這裏捐款,工作人員還在身後的石碑上刻上了捐款人的名字。
感到滿意並期待被采用